劉麒想的卻是,妹妹竟然如此受寵,晁蓋竟然對她言聽計從,那麼以後自己上了梁山,多少也應該有點地位吧?還有在那俘虜營受苦的二弟,應該也能擺脫苦海吧?

恰在此時,揚眉吐氣的阮小七來稟報,府庫財富已經清點完成。

城內共有秋糧十萬石,財稅八萬貫,刀槍兩千餘根,鎧甲五百套,弓弩兩百張,羽箭十幾萬支。

“走吧,讓你們看看我梁山是如何伸張正義的,你作為此次最大的功臣,可不能缺席啊。”

晁蓋哈哈大笑,翻身上馬。劉廣一臉茫然的跟隨在晁蓋身後,這下好了,徹底跟晁蓋捆綁到一起了。

劉廣重要麼?不重要,他的個人能力既不突出,又充滿了舊式官軍“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無聊習氣。

重要的真是他身上那層官袍罷了。他作為濟州城投靠梁山官職最高的官員,象徵意義非凡。

劉廣的投降和江天越的龜縮不出,代表著整個濟州地界官軍抵擋力量的徹底屈服。

即便沒有劉慧孃的請求,晁蓋也會把劉廣父子當成榜樣,好好宣揚一番。

既然他們求情了,晁蓋當然要趁機拿捏一下,再裝作大度博一下好感。所謂推拉之術,有推有拉,眼淚嘩嘩嘛。

這不,粉絲+3,天命值+3。好處不就來了嗎?

梁山入城以來,軍兵嚴守軍紀,維持秩序,秋毫無犯。讓濟州百姓感嘆,果然不愧是天王的義軍。

晁蓋繼續實行放糧的策略,每個人放糧一升,無論老幼,均可按人頭領取,濟州城內百姓十萬餘人,每人一升糧食,不過才放糧一萬餘石。

但這民心好感度,是蹭蹭的往上漲。

七月份第一次攻入濟州城收穫五千多民心。那時候百姓雖然感激晁蓋,但多少還有點擔心梁山勢力不穩。

這第二次攻入濟州,晁蓋的聲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梁山軍力強大,勢力穩固,連團練使都主動投靠,知尹老爺裝聾作啞,各縣默不作聲。整個濟州幾乎都已經是梁山地盤。再加上這些小恩小惠,濟州百姓一下給晁蓋貢獻了兩萬多民心值。

開著精神天眼不停掃描,看著滿滿的收穫,天命源突破四萬大關,晁蓋嘴角的笑意就沒有停過。

“想不到天王因為收下我這員大將竟然如此開心!士為知己者死,我以後要多盡心盡力啊。”

一路跟隨的劉廣暗暗想道。

“叮,親和度+3”

“三個月不見,天王還是如此平易近人,見誰都帶三分笑,果然不愧是為民請命、義薄雲天的晁天王!”

周圍領取糧食的百姓見狀紛紛拜謝。

“粉絲+1,天命值+1”

“粉絲+1,天命值+1”

......

“那個可惡的晁蓋一定是在嘲笑我不敢露面吧。”

躲在府衙內偷窺的江天越酸溜溜的說道。

“粉絲+1,天命值+1”

嗯?!

梁山兵馬一邊發著糧食,一邊繼續將收穫運送出城。直到第二日中午才完工。

臨走之前,又搜刮了一次州學,又抓了兩百讀書的年輕人回山。

有了上次調教的豐富經驗,把這些讀書人依照流程再走一遍,明年春天就又有兩百儒匪可用了。

這個濟州城,晁蓋並不留戀,舉起義旗才半年,積累還不夠,佔據城池的時機還未到。

之所以設計攻打濟州,而不是同樣空虛的東平,主要是時間來不及,只能二選一。

根據情報,京東西路的官府大軍即將出動,濟州城臨近水泊,很大機率會作為官府大軍的重要據點,先破此城,搜刮糧草,避免軍資為敵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