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武裝巡遊(第4/5頁)
章節報錯
將寶塔圍了一圈石頭,在塔身前面燒紙供奉。
晁蓋等人剛回營帳,還沒等做飯。只見鄆城縣東城門外一陣鑼響,從城門縫裡推出兩個人來,衣衫襤褸,拿著兩個小包。向晁蓋營帳跑來。後面還有一個豬倌趕著三頭豬在後面緊隨。
“第一什上馬列陣,看他們搞什麼名堂?”
林沖不敢怠慢,急忙上馬檢視。
到了近前才發現,兩個衣衫襤褸的人竟然是雷橫母子。
“賢弟,何至於此?”
晁蓋也是大吃一驚,想不到雷橫混得這麼慘。
“哥哥,雷橫走投無路,現在來投奔哥哥,萬請收留!”
雷橫見到晁蓋,噗通跪倒,雙手抱拳,腦袋扭向一邊,萬般委屈化作眼淚。
“賢弟,快快請起。無論何種委屈,兄長為你做主!伯母也在一旁,快到營內安坐。”
晁蓋連忙把他扶起,帶著雷霆母親回到營帳。
經過敘談才明白原委。原來州府下令各縣強徵。原知縣時文斌月前已經調走,新來的知縣徐槐為了巴結府尹,便強令縣尉趙能、騎兵都頭朱仝、步兵都頭雷橫帶隊下鄉徵糧。
趙能和朱仝出身富戶,都有一些人脈,也有一些家底,多少還能徵上一些糧來。
雷霆出身鐵匠,本身就沒有根基,加上鄆城縣作為晁蓋家鄉,最是擁護晁蓋免徵令,鄉民拒不配合。雷橫也不好動武,加上他本身也很痛恨州府這種強徵命令,所以連續兩日顆粒無收。
縣令斥責他無能。心情鬱悶之下,去一處勾欄聽曲,結果忘了帶錢沒有打賞,被那龜公拉扯,便給他那廝一個耳光。
誰知那勾欄老闆白秀英也是有些跟腳,她本是東京打踅的行院,色藝雙絕。和新任知縣在東京時便是老相識,一起跟來鄆城,就是為了做個外室。白秀英一番哭訴,新任知縣徐槐惱怒之下便以雷霆抱怨官府強徵,將他革職下獄。
武裝抗稅令出了以後,鄉間百姓高掛杏黃旗,再也不願交稅納糧。徐槐惱怒之下,又將雷橫在衙門口銬枷七日,以儆效尤。
結果,才到銬枷第五天,就聽說晁蓋一行騎馬繞城,耀武揚威。
徐槐去年剛中進士,一直在京中候補。聽聞梁山鬧匪,而知縣時文斌以家中老母病故為由回鄉丁憂,知縣空缺,其他候補官員避之唯恐不及,徐槐卻主動請纓赴任。
在徐槐的自我想象中,自己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大英雄,足智多謀的偉丈夫。他學識高湛,韜略滿腹,人品貴重,非常善於識人斷物,閒來無事時暢遊各地,專愛結交俠義之士,是當時遠近聞名的名士。
但實際上,徐槐家境貧寒,靠著母親種桑養蠶供給讀書,他十二歲成為童生,十五歲透過院試成為秀才,被譽為杭州神童。但是之後連續二十五年未能中舉,直到四十歲僥倖中舉,母親歡喜之下撒手人寰。守孝三年後,他似乎開了竅,去年一舉高中進士,在京候補一年有餘。
他一生都在閉門讀書,很多人說他是書呆子,但他不這麼認為。特別是在母親墓前結廬守孝的三年,讓他似乎開了竅,腦海中的徐虎林越發清晰。不但能陪他聊天解悶,還能給他許多人生指點。
比如這次來鄆城擔任知縣,就是徐虎林的大包大攬之下做出的決定。
“你放心,我有兩個門徒,一位是顏樹德,另一位是任森。去年東京神武門外有兩千多匪寇盤踞,打家劫舍,無惡不作!八十萬禁軍都不能奈何。還是我在來京途中,帶著顏樹德和任森這兩個縣衙都頭和幾百名鄉勇,一戰剿滅賊寇,無一逃脫。他們兩個還被朝廷嘉獎,成為了東京防禦使。但是他們棄官不做,非要跟隨我。有他們相助,區區梁山賊寇覆手可滅!”
結果真來了鄆城縣,徐槐發現自己被坑了。不但顏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