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服,我們沒有騎馬,否則絕不會輸。”

“那我神機軍豈不更是冤枉,我們的火器都廢了。”

“這規則對我們太不利了。”

......

參賽眾軍贏了自然歡呼,敗的也沒氣餒,琢磨著明年贏回來。現場觀眾看到這種刀刀到肉的肉搏,也是大呼過癮。

這不比勾欄聽曲刺激?

晁蓋也根據這兩天的比賽,總結反思了一下規則設定,準備明年把對戰規則進行一些改進。

一是鎧甲只能用輕甲。避免再出現金剛軍這種兩米多高的巨漢穿上重甲,誰都打不動的情況。

二是騎兵允許上場,但最多隻允許十匹。讓騎兵部隊也有發揮實力的空間。但這樣容易增加受傷成本,戰馬撞擊一下,可夠受的。

三是允許弓弩上場,數量不限,以粉包為箭頭,射中身軀留下白痕者被淘汰。

四是減少上場人數。參賽人員為300人,但每次上場人數縮減為120人,允許一場比賽結束之後人員進行調換,避免因為遭遇強敵耗光了體力,導致後續無力情況。從而增加觀賞性。

白天比賽,晚上的梁山小鎮也是熱鬧非凡,成了一座燈紅酒綠的不夜城。

二月初四,個人戰技比賽。

今年一些將領鎮守在外無法回來。但同樣也有一些新的將領加入,參加比賽。

其中,盧俊義的出現最為顯眼,一手騎戰槍術,先後挑翻史文恭、杜壆最後拿下騎戰第一的名頭,讓人再也不敢小看這位新晉的麒麟軍區司令。

弓箭比賽方面,也是人才濟濟,王進、王稟、劉法、曲端、燕青等將領自詡箭法出眾,挑戰花榮,精彩的箭術比賽讓觀眾驚歎,最終花榮還是憑藉著自己四星連珠箭的絕技,保住了射術第一的位置。

晁蓋在觀賞比賽的同時,也暗暗決定,明年再增加一個隊長以下士兵的個人比賽專案。

將領們的個人戰技比賽是為了激勵他們身居高位也不要忘記鍛鍊身體。

士兵們的個人戰技比賽是為了給普通士兵一個展現才華的平臺,也可作為他們提拔的參考。

二月初五,兵法比賽。

現在戰鬥象棋的規則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琢磨明白,所以今年的比賽報名人數更多,梁山文、武學院的人報名人數暴漲。

但最終,還是劉慧娘和李清照兩人技高一籌,殺入決賽。

去年李清照化名李易安贏了劉慧娘一局,今年指揮過真實大軍作戰,兵法更加精進的劉慧娘卻殺的李清照潰不成軍,最後奪下了兵法第一。

至此,為期四天的第三屆梁山演武結束。

晁蓋親自為優勝者發放了獎勵,並宣佈了明年比賽新的規則,之後帶領眾人再次向烈士陵墓三鞠躬,演武完美結束。

官員們感受到的是陛下對演武大會和烈士陵園的重視,以後施政時會更加關注。

軍兵們感受到的是陛下對軍兵們的尊重和戰死者的榮耀。

商人們感受到的是陛下對活動慶典的重視,以後大型活動恐怕會越來越多,商機也越來越多。

百姓們感受到的是陛下對梁山泊的不離不棄,沒有因為佔領東京汴梁這樣的都城而拋棄梁山。

........

總之,這次組織接待了十萬以上人流量,耗費了兩百萬斤糧票舉辦的四天活動,為天啟元年開了一個紅紅火火的好頭。

吳用他們返回東京。

將領們也陸續返回駐地。

商人們購買完商品逐漸散去。

梁山主寨恢復了安寧祥和。

晁蓋繼續進行自己的改革。

第一,教育方面。

將東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