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 軍百萬小c為帥 探虛實墨龍進陣(第2/3頁)
章節報錯
軍,王小c考慮到他們的特殊身份,所以把他們安排到了最後面。
眾仙列立黃河南岸,看著黃河上空地府已經擺好的大陣,只覺得鬼氣瀰漫,陰沉黯淡,黑色籠罩著整個陣法,裡面是什麼根本看不清楚。陸判站在十殿閻羅右前方,在與閻君示意後說道:“c帥,此陣已經擺好,您可安排破陣了,我們以雞鳴為限!”
墨龍喊道:“那你得先告訴我們這叫什麼陣吧?”他連問了三遍,對面沒再說一句話。他有些惱怒,轉身對王小c說道:“我先去探探陣!”沒等王小c說什麼,墨龍從腰間抽出三元蕩魔劍,衝進了陣中。
一進陣,墨龍頓時感覺神魂顛倒,眼前黑霧繚繞,中藏厲氣,結聚而成,耳畔皆是鬼哭狼嚎之聲。突然他感覺有人走近,周圍一片模糊,什麼也看不清楚,他的兩隻胳膊被人縛住,想要掙脫卻渾身無力,這時候面前又來一人,墨龍弓著身子抬頭去看,即使兩人距離很近,卻依然看不清模樣。那人聲音尖利刺耳,說了一聲“張嘴”,然後一隻粗糙長毛的手捏住了墨龍的臉,掰開他的嘴,用鐵鉗夾住舌頭,慢慢往外拽,足足拽出來三尺長,然後又出來一人,拿著板子用力敲擊,疼得墨龍齜牙咧嘴,卻還是掙脫不開,手中的三元蕩魔劍早就脫手掉落,墨龍心裡還在疑惑,怎麼碧霞元君給的蕩魔劍一點兒作用也不起呢,這柄蕩魔劍不是東嶽大帝的嗎,可真害苦我了!
,!
緊接著,幾個人都一齊鬆了手,墨龍剛想輕鬆一下,誰知他們又將他扛在肩上,扔到了一處,墨龍躺著感覺頭頂有個蓋子蓋了下來,然後身子下面起了一層霧氣,“蒸籠?”墨龍心裡不安,自己是在一個大蒸籠裡,下面開水滾沸,時間不長蒸籠裡的溫度就上來了,他只覺得渾身熱得難受。又過了一會兒,感覺自己都快蒸熟了,意識也越來越弱,身上的面板竟然也開始融化。墨龍心裡覺得自己很快就要葬身在這裡了,突然蓋子掀開,一陣冷風從蒸籠下面吹上來,這風冷得鑽心刺骨,實在是難以忍受。就在到達了極點的時候,三元蕩魔劍從地上飛起,一劍斬斷蒸籠,飛到墨龍的手裡,墨龍用手一揮,三元蕩魔劍激射出天、地、水三氣,驅散眼前黑霧,可收效甚微,一會兒黑霧又全都聚攏過來了。墨龍不住揮舞,趁著黑霧暫時被驅散的空當,化身為龍,從陣中跑了出來。
王小c看著大汗淋漓的墨龍,問他怎麼了,墨龍將在陣中的情況講了一遍,突然,眾仙之中有人說道:“此乃是十殿鎖魂陣!”
王小c回頭一看,是朝陽洞主韓陽成,他們是在碧霞元君的核桃會上結識,韓陽成被王小c等人所感動,於是也前來相助。他本是濟南府章丘縣繡惠山頭店村人,生於清康熙三十八年,科場失意的韓陽成決心棄儒向道。與其徒弟劉來廣、徒孫韓復長等雲遊來到錦屏山,“察龍虎迴繞環抱之勢,審峰巒委折起伏之行”,山鍾奇毓秀,洞幽深邃遠,“署月無炎蒸之苦,霜天無慄冽之威”,實為道家“修煉棲止之地”。於是便來到這裡,在洞前的老君堂裡開始了刻苦的修行。
當年韓陽成修行所住山洞朝陽洞,又叫“老君洞”,傳說太上老君在此得道成仙,是一個天然的溶洞,坐北朝南,進深三十米,十分曲折幽深。清乾隆年間章丘縣令黃鐘題詞稱讚此洞“雲壑瀉清泉,冬暖夏涼,洞中別有天地”。所謂“雲壑瀉清泉”,是指洞中深處的“朝陽洞泉”。泉在洞內最深處,呈方池形,上覆巨鼎,一池深綠,是修行者必備的水源。傳說泉源上通泰山王母池,下接章丘百脈泉,十分神奇,且太上老君就是喝了此泉之水才得道成仙的,故有“喝了此泉水,不修自成仙”的說法。有趣的是,洞口頂部的石壁間,四季流水潺潺,人們便在崖壁上鑿一懸池,任憑清流汪汪然注入,稱作“聖水泉”。此二泉,正是朝陽洞的鐘靈所在。
王小c問道:“韓道長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