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執政者要懂經濟(第1/3頁)
章節報錯
曬鹽場和甘蔗園開闢了好幾塊,都是買來的和俘虜來的奴隸們負責照顧,他們沒有工錢,只有吃喝的和工具的開銷。
邢承恩在吃喝上沒有剋扣奴隸,這不春節到了還給他們發了糖酒和新衣服。
邢承恩也給了他們上升通道,做好三年可以恢復身份不再是奴隸了,當然只能成為二等賤戶。
可就這項政策卻讓奴隸們看到了希望,這是他們認知裡從來沒有的事情,就算成了賤戶也比奴隸強啊!
於是這些奴隸做事情很是負責且抱怨很少,總之內卷的厲害,邢承恩也樂的如此。
邢承恩對奴隸的使用秉著不支援不反對的態度,有了就用,沒有也可以。
不過何瑤因為人少的原因,好幾次提出來買些奴隸來做事,照看農作物的事奴隸完全可行。
駱明也是同意買奴隸的,礦山裡消耗大,就算有了蒸汽機的幫助,可還是需要人工的,而且是大量的。
軍匠營的開支除了人工和材料,基本是賺錢的,白糖白酒香水這些不說了,武器賣的錢完全夠裝備專案組開支,可以說除了蒸汽機專案組是賠錢的,其他專案組都能養活自己。
所以在蒸汽拖拉機出來之前,李傑大匠多少都受到其他負責人的排擠和調侃。
人嘛,自己的利益少了自然會不滿意,邢承恩作為上官他們不敢埋怨,只能把氣撒在李傑身上,邢承恩在單位混也經歷過,能理解。
所以這次蒸汽拖拉機出來邢承恩一定要重賞李傑大匠給其他人看看,什麼叫一鳴驚人。
搞研發哪有不投入的,蒸汽機可是未來的主力啊!
要是按照賺錢多少論成績,都經商了,那誰還種地?
要說目前虧錢大戶是船廠,只進不出真真的耗錢耗人大戶,可是軍匠營沒人敢笑話,大家都知道一旦造出船來,一艘船可是海量的利潤。
船匠不說,一直就不夠,配套的作坊更是隨著大飛的開建人手告急,總之就是缺人。
新來的移民篩選過後能進去的都進去了,之後的才是種地等等的分流措施,就這都沒把船廠填滿。
它就像個永遠吃不飽的饕餮一樣,瘋狂的吞人吞錢吞物資,好在還有三四個月就能看到產出了,真是不容易。
邢承恩也是來到這個時代才知道南宋的造船業很強大,不是後世理解的那個樣子。
從春秋到明朝前期,中國的戰船從江河走向大海,一直是不斷發展進步的。
舵的發明,縱帆的發明,水密隔艙的發明,指南針的發明是中國的貢獻。
為何明初能造出當時最先進的鄭和寶船?
不是明朝人多麼厲害,而是,他們有南宋時期留下來技術積累。
也就是說,南宋如果不滅亡,自然會搞出鄭和寶船,有可能搞出風帆戰列艦。
可是因為被蒙元所滅,這種程序被打斷了,技術變革戛然而止。
風帆戰列艦張成看得懂也知道怎麼做,但是受限人手和材料,他才作罷,可是他一直想要造出來看看。
當時張成就說這種船對材料和船匠要求要高一些,各部門需要配合,暫時放一放吧,先解決琉求最需要的海船。
張成的意識非常清晰,先解決有沒有,之後在解決強不強的問題,這和邢承恩的思路非常統一,人家是個大才。
之後張成的做法就是不讓船塢空著,以後船匠培養的多了,每月下水一條船是基本目標,這樣才能培養出大量的學徒和船匠,為風帆戰列艦做人才培養。
當然每月下水一條船,這是邢承恩當初順嘴一說的,沒想到張成當了真,而且也是這麼去做的。
龍骨快鋪滿船塢的時候,張成就讓匠人又建了四個船塢,當時上報給邢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