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閃閃發光。

臨街的店鋪都在開門,店鋪早起的夥計們打著阿欠神色木然的開始拆開店鋪的門板,準備迎接新一天的忙碌。

拆卸搬運門板發出的‘咔咔聲’響徹整個大街。

夥計們和街面上的行人看來早已習慣了這種噪音,絲毫沒有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街道兩側,冒著熱氣的早點攤早已支上,攤主大聲吆喝著招攬著生意。

趕碼頭趕市集的百姓熙熙攘攘熱熱鬧鬧,一派繁忙的景象。

邢承恩緩步走在這樣的大街上,臉上帶著笑意。

他很享受這樣的街景,絲毫沒有覺得這很嘈雜,相反,邢承恩認為這便是生活,充滿了煙火氣的生活。

每次置身於這樣的街市上,給人的感受都是每個人都在努力積極的生活著。

無論處於怎樣的時空,怎樣的環境之中,每個人都像是野草一樣頑強的活著。

也正是從這蓬勃的煙火氣之中,邢承恩才越來越能接受穿越的事實,越來越堅定要好好的在這裡活下去的信念。

來到碼頭,王進和石頭已經擺弄好了,邢承恩上船進了船艙,石頭放下簾子,王進划船就走。

舊時空網上說如果穿越到宋朝,第一件事就肯定是想辦法打造海船,佔領貿易市場,然後打造大海軍,雄據海南島,縱橫太平洋、橫行印度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海上貿易收益有多大?舉個例子:孝宗淳熙十五年,即1188年,海商王元懋一條船就運載了沉香、珍珠、腦麝等價值數十萬貫的貨物。

數十萬貫價值約等於數十萬兩白銀,一兩白銀價值約等於現代600塊人民幣。

假設王元懋一船貨值五十萬貫,那麼換算成人民幣,大約是3億人民幣。

這種沉香、珍珠、腦麝之類在當時的原產地可能只比大米值錢一些,但運回南宋,就是天價,一船就能營收3億。

這個還沒算這艘海船從大宋帶去海外的貨物的銷售收入。

邢承恩當然想馬上加入進海洋貿易之中,可是無人無船隻能幹瞪眼。

剛來時自己都無法到任,琉求跨海啊,雖說劃歸晉江管可實際上沒人能管理。

閩人移居不少,其實大部分是私鹽販子和海盜。

自己只能在泉州先租個院子,安定下來再說。

可是新來的五個下人加上小廝丫鬟和自己九個人天天要吃飯的,管錢財的晴雪都急眼了。

下人們倒也忠心,第二天就要去找些活計來維持生計,卻被邢承恩制止了。

就這幾個人賣苦力能賺幾個錢?吃飽都困難。

王進路子野,讓王進去打聽了路子,邢承恩轉手幹起了走貨的營生。

原本覺得儲物空間雞肋,沒想到這第一桶金應它身上了。

第一次亮相把石頭和王進嚇壞了。

邢承恩淡然說這是仙人撫我頂,教會我的神通。

沒想到就簡單的忽悠一下倆人就信了,更是對自己死心塌地。

難怪古人容易被洗腦,人家信這個啊,幾百年後白蓮教還是能忽悠一大批人呢。

之後操作就簡單了,拿貨回去,下人販貨,沒有市舶司賺差價,自然來錢也快。

後來幹大之後客戶把船裝好交給王進,自己裝空間後回碼頭租個倉庫,東西一放交貨完事。

王進只需要去收定金和尾款,連銷售都省下了,自己這樣賺的雖然少了一些,可是週轉快,一天最少一趟,兩趟就是極限,再多就要惹懷疑了。

四個月的時間,邢承恩賺了第一桶金,有了一點點積蓄,可惜還是被有心人注意到了。

之前幾天已經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