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無垠的南太平洋海洋深處,三艘飛行器在海平面以下兩千米處遊弋著。

一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駕駛飛行器在海底捕撈鱈魚,年輕人名為李墨,這是他首次來到南太平洋海域。

三艘海底飛行器分別相距數公里,主艦長度為36米,兩艘輔助艦長度為28米,三艘艦船透過量子通訊進行聯絡。李墨命名主艦為紅珠號,分別命名輔助艦為綠珠號、黃珠號。

此刻李墨操縱紅珠號儀器開關,從紅珠號底部釋放出一張大網,大網的末端固定在紅珠號底部,大網前端設定有多枚自巡遊裝置。自巡遊裝置向著鱈魚群遊動,使得大網張開彷彿一個巨大的喇叭形狀,開始圍住一小部分鱈魚群。

黃珠號潛行至大網喇叭口外側,停在鱈魚群一側。然後黃珠號在深水中發出超聲波干擾聲音,鱈魚群受到超聲波驚嚇四散開來,其中部分鱈魚向著大網張開處逃避噪音。等到這部分鱈魚進入大網處,位於喇叭口的自巡遊裝置開始迅速收縮,將喇叭口迅速由大變小,最終將喇叭口封住並繫結牢固。

李墨觀測此時的漁網中已經有不少的鱈魚群存在了,於是啟動收拉開關。紅珠號將漁網逐步拉緊,最終拖拽進入艙體內。繼而李墨開啟艦船懸浮稱重程式,利用艦船自帶的懸浮稱重技術對所捕獲的鱈魚進行稱重。去掉大網的重量,計算得知捕獲鱈魚質量為三千四百多千克。這些數量的鱈魚相對於龐大的鱈魚群,只不過是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雖然只是捕獲了鱈魚群的一小部分,但是卻足夠食用很長一段時間了。

“指令,紅珠號、綠珠號、黃珠號,開啟返航。”李墨計算完捕獲的鱈魚質量後得意地說道。

“收到指令,返航。”三艘飛行器回覆道。

這三艘飛行器屬於尖端科技,由超級計算機控制,屬於智慧科技。

李墨駕駛紅珠號連同黃珠號、綠珠號,從深海中浮出海平面。開啟艙門,來到甲板上,看到蔚藍的天空下,湛藍的一望無際的大海,心底無比的愜意。

此時已過中午,感到肚皮有點叫喚。李墨當即指令紅珠號,給燉了一鍋鱈魚粥。剛剛捕獲的鱈魚,味道異常鮮美,只是少了陸地上燉鱈魚所用的佐料。

李墨心想,將鱈魚帶回家,一定能做出更加美味的鱈魚羹來。

…………

艦船慢慢的在海面上航行。

一陣急促的空靈聲音響起,幾隻鯨魚從遠處游來。

抵近一看,發現是引領李墨尋找鱈魚群的鯨魚群。此前李墨在海洋上漫無目的的搜尋鱈魚群,偶遇龐大的鯨魚群,透過建立物種間聯絡,簡短交流後,領頭座鯨指引李墨找尋到鱈魚。

龐大的鯨魚群,目前只有五六條在此,其中一條半大鯨魚尾巴處存在明顯的傷痕,像是剛剛由外物射擊形成的。

“紅珠,同鯨魚進行簡短交流,探明原因。”李墨心疼地撫摸了一下受傷的鯨魚下達指令道。

紅珠號收到指令,利用簡潔快速的交流方式,和受傷的鯨魚進行了簡短交流。

“回報,鯨魚群可能遭受到人類捕鯨船的攻擊。”紅珠號回報了獲取的鯨魚資訊。

李墨從紅珠號內部的儲藏特製櫃裡取出特效康復製劑,利用黃珠號變維後進行注射、塗覆、光療等等作用,對受傷的半大鯨魚進行了簡單的救助。

“指令,綠珠號抵近觀察捕鯨船動態,黃珠號查閱相關資料,紅珠號距離捕鯨船百公里以上統籌指揮。”李墨下達指令道。

“收到指令。”紅珠號、黃珠號、綠珠號同時回覆道。

黃珠號越出水面朝著南美大陸極速駛去,它需要連線人類網路,探尋相關資訊,並傳送給紅珠號。

綠珠號越出水面朝著捕鯨船捕獵的方向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