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哲學問題(第1/2頁)
章節報錯
臺上的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解著關於“我是誰”的哲學問題。坐在臺下的眾人都陷入了思考。
李墨此刻心裡彷彿有一千隻螞蟻在爬動,心想:我是誰?哪個存在是我?冰封在木星前進者--7836號宇宙飛船液氮冷凍倉中的本星系身體是我,還是有著地球人類軀體的李墨是我?
博學多才的教師,此刻停頓了一下,端起講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那是一杯泡著枸杞的茶水,枸杞泡菊花,中年男人的最愛。
中年講師繼續講課:“
既然肉體不能定義“我”,意識也不能定義“我”,那什麼能夠定義“我”呢?
我們來回顧一下剛才的過程,已知從未進入過傳送機的那個人,是真正的你。即使你已經三十多歲,全身的細胞已經新陳代謝了好幾個輪迴,即使你的思想被生活、被現實不斷打磨、不斷改變,你依然是你。
而一旦你被傳送,你瞬間就不是你了。也就是說,在你被傳送的過程中,一定有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丟失了。正是這些很重要的東西,定義了“你是誰”。那麼這些很重要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呢?
“連續性。”
一個80歲的老人,即使記憶力不好,老眼昏花,但他還是可以開啟抽屜拿出相簿指著一張自己10歲時候的照片說“你看,這個小孩是我。”
他說的當然是正確的。因為定義“我”的,不是相似性,而是“連續性”。
如果相似效能夠定義一個人的話,那麼海珠市的“你”和首都的“你”,就是嚴格意義上的同一個人。但是很明顯,他不是你,因為你們之間沒有連續性。
而這個80歲的老人,和那個10歲的小男孩,儘管他們之間已經沒有了任何相似性,但他們之間的連續性,是這個星球上任何兩個生命之間都不具備的。
這個80歲的老人,可能不記得自己10歲時候的想法,但他記得自己79歲時的想法,而那個79歲的人記得自己75歲時的想法,那個75歲的人記得自己70歲時的想法。
那個三十幾歲的人記得自己20歲時的想法,而那個十歲的人記得自己八歲時的想法。
這是一條長長的、不斷重疊的由記憶、心理和物理表徵組成的鏈條,就像一艘年邁的小木船,即使你已經修復過他幾百次,即使它的每一片木板都已經被替換掉了,它依然是那艘小木船,連續性在一定程度上,很接近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詞,“靈魂”。
一個人的細胞和記憶、身體和意識,都會在時間裡來了又走,唯一不變的就是他的靈魂。生命就像皮亞諾函式,處處連續,而又處處不可導。
生活就像一個偌大的房間,裡面有些東西是新的,有些是舊的,有些你知道在哪,有些你不知道在哪,房間裡的東西一直在變,而你既不是這個房間,也不是這個房間裡的任何東西,你是這個連續變化的過程。
你不是一組原子,而是一套告訴這些原子該怎麼變化的指令。你不是一組大腦資料,而是一套不斷深度學習自我迭代的演算法。你不是一個事物,而是一個故事,一個不斷發展的主題。”
哲學真是一門偉大的科學。楊欣芷聚精會神的聽著課,並不斷的做著筆記。
李墨心想,那現在的我應該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原本星系居民,我更應該算是一個地球人李墨,一個具備外星記憶的地球人,一個可以操控外星科技的地球人。
在不斷的思考中,李墨時而清醒,時而再次陷入迷茫。
“李墨同學,該走了。”耳邊響起了楊欣芷美妙的聲音。
“哦,好的!哲學課太深奧了,我聽得有點走神了。”李墨不好意思的回覆道。
“莫非你也坐過傳送機嗎?”楊欣芷格格的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