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謝幕之戰(第2/6頁)
章節報錯
法側重控刀,而控刀需要的是天賦和心性,年齡太小的孩子反而不容易專注心性,新收弟子中如有十歲以下的,也只會先傳授他們一些基本功,等到他們十歲以後才會根據她們的個人情況開始傳授刀法。而柳生家的焚雲刀法則不同,講究的是勢大力沉,所以必須要求門下弟子從小練就一身猛力,這樣長大後使出的焚雲刀法方能達到剛猛無匹的效果。柳生武館每年招的那些娃娃們,日常教學全都是一些由負重、角力演化而來的力量強化訓練,等他們長出一身蠻力之後,才會開始傳授他們刀法。
手裡重萬斤,贊得就是柳生門下弟子個個都有力能拖牛的一身蠻力,而至於前半句的腳下踮九步,指得則是柳生家的一套獨門身法——九步踮。
九步踮身法與當下絕大部分武者所學的主流身法不同,主流身法無外乎就是閃避、疾行、騰空這三種,像伊賀家的三千渡,就是涵蓋三種遁術於一身的高階身法。而九步踮就要稀罕得多了,乃是一門可以實現瞬移神通的無上身法,據說乃是脫胎於上古神秘天書——奇門遁甲一書中的殘頁。或許是太過稀有的緣故,柳生家將這套身法看得甚至比焚雲刀法還要重,通常並不授外姓弟子,至少在尋常柳生分武館內是絕對學不到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此身法名為九步踮,顧名思義,一式三踮,三步一踮,九步三踮之後,這套身法也就施展了一個來回。看似簡單,但實際發動時既要遵循奇門八卦方位,還需掌握遁甲五行搭配,極難掌握,即便是韜光養晦天賦異稟如柳生正平,迄今也只修煉到了小成境界,但據說若是修練至大圓滿後,甚至可以一踮之下瞬間掠至三十丈開外的距離。
整整三十丈呀!
要知道,通常情況下,一名非武者術士與武者鬥法,為了防止被武者突襲近身而預留的標準距離便是三十丈,只要能把控好這三十丈的距離,便可於鬥法之中始終佔據主動。而修練至大圓滿的九步踮身法可以一踮三十丈,也就意味著與人對敵之際,可以出其不意瞬間近身給對手造成壓制。
霸道無匹的焚雲刀法,輔以這套堪稱神出鬼沒的九步踮法,這就是為什麼尋常術士高手很難在焚雲刀法下捱到第四刀的根源所在。
柳生正平小成境界的九步踮身法,一踮之下可瞬移至十丈之外,雖說九步三踮之後也能勉強逼近屈魁,但是他深知屈魁絕非尋常術士,當初就在這廢墟之中,他以一對七毫無懼色,甚至對各門各派的不傳秘技也信手拈來。柳生正平不相信他也會九步踮身法,但有一點他可以肯定,那就是自己若是在屈魁面前施展過哪怕一次九步踮身法,再施展時便會失去出其不意的效果。
算起來,柳生正平與屈流已經兩次交手,之前在單家那次,他還沒來得及施展九步踮屈魁便不戰而走,而戈壁灘那次,他趁著屈魁被韓英的盲影術遮蔽靈識之後,曾經施展過一踮之式,便直接近身鎖定了勝局。所以,今日之戰,這套九步踮身法便是他的最大倚仗,他必須在兩人的距離縮短到十丈之內後,方有機會一擊得手,即便是一擊未能功成,後面還有六步兩踮兩次機會,絕對能殺他個措手不及!
柳生正平打定主意要將九步踮身法作為最後決勝負的手段,因此面對那些迎面而來如洪流一般地凌厲無形咒術,便唯有倚仗自身筋骨硬抗,好在他的肉身也足夠強健,屈魁倉促間打出的咒術固然力道不俗,卻並沒給他前奔的速度造成多少阻礙,兩人間的距離正如其預想般地逐漸被拉近。
而屈魁很快便察覺到了這點,不過也沒辦法,他一邊後退一邊還要施咒,後退速度比起全力前奔的柳生正平自然要慢上半拍,等到距離還剩下二十丈之時,他終於放棄了吃力不討好的無形咒術,雙手翻飛開始結印,但是施展術術比起藉助咒印即可施放的咒術顯然要更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