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文抄公又上線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東宮之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迴廊曲折蜿蜒,在這一片寧靜之中,太子華整日都待在自己的書房之內。先秦時期的文學創作環境與後世大不相同,當時的小說題材大多圍繞著鬼神展開。
可在秦國,鬼神之說被嚴厲禁止。這一方面是出於嬴政對國家穩定、思想統一的考量,畢竟神秘的鬼神信仰容易引發民眾的盲目崇拜,擾亂社會秩序;另一方面,大秦崇尚法治與務實精神,對這類虛無縹緲的傳說並不推崇。
如此一來,也沒有什麼好看的,太子華閒得無聊至極。太子華決定另闢蹊徑,將記憶中的金庸武俠小說付諸筆端。他先是抄寫起《射鵰英雄傳》,那刀光劍影的江湖,郭靖的憨厚正直、黃蓉的古靈精怪,還有華山論劍的精彩絕倫,都在他的筆下緩緩呈現。每寫一個字,他彷彿都能看到那個充滿俠義與柔情的世界。
接著,《神鵰俠侶》也被他抄錄下來。楊過與小龍女之間曲折浪漫的愛情故事,絕情谷中的愛恨情仇,以及神鵰大俠獨臂行江湖的瀟灑,都讓他沉浸其中。太子華覺得自己就像一個時光的記錄者,把這些精彩絕倫的故事從遙遠的後世帶到了戰國末期的大秦。就是不知道古人們看了小龍女被玷汙,會不會破防哈哈哈……
隨後,《笑傲江湖》的文字也在書房的案几上蔓延開來。令狐沖的不羈灑脫,任盈盈的深情款款,還有江湖中各派勢力的明爭暗鬥,都躍然紙上。
僅僅抄寫小說還不能滿足太子華,那些經典的主題曲也在他的心中迴響。他找來筆墨,將《神話情話》《歸去兮》《滄海一聲笑》《天下都在我心中》《鐵血丹心》《世間始終你好》等歌曲的詞曲一一寫了出來。每寫完一首,他都彷彿能聽到那悠揚的旋律在耳邊迴盪。
太子華雖穿越到了戰國末期,並沒有什麼所謂的金手指,但他的記憶力卻好得驚人。憑藉著這份超強的記憶力,他能夠清晰地回憶起那些小說和歌曲的每一個細節。
“穿越不當文抄公,豈不是白穿越了?”太子華常常這樣自言自語。他心中有著一個大膽的想法,要把這些後世的經典在大秦發揚光大,走後人的路,讓後人無路可走。不對是天才到哪裡都發光,自己只不過給他們添點小難度。不過對於他們來說應該是灑灑水那麼簡單了…………
抄寫完成後,太子華覺得這些作品若是能配上音樂演唱出來,必定能大放異彩。於是,他從禮部請來了一些技藝精湛的樂師。這些樂師在大秦宮廷中頗有名氣,擅長演奏各種樂器,對音律有著極高的造詣。
樂師們齊聚在東宮的一處寬敞庭院之中,太子華將抄寫好的曲譜分發給他們。樂師們看著這些從未見過的曲譜,心中滿是疑惑與好奇。曲譜的記譜方式與他們平日裡所熟知的大不相同,但憑藉著紮實的音樂功底,他們還是嘗試著解讀。
在太子華的耐心講解下,樂師們逐漸理解了這些曲子的節奏和韻律。他們開始拿起各自的樂器,小心翼翼地演奏起來。一開始,演奏顯得有些生澀,節奏也不太協調,但隨著不斷的磨合與練習,漸漸有了些模樣。
太子華站在一旁,仔細聆聽著。當樂師們演奏到《滄海一聲笑》時,那豪邁不羈的曲調讓他彷彿又回到了小說中那個快意恩仇的江湖。然而,聽著聽著,他總感覺差點意思。雖然樂師們的演奏技巧嫻熟,但總缺少了一種神韻,一種能將歌曲中的情感完全釋放出來的力量。畢竟很難唱出周華健和齊豫、羅文和甄妮那種男女合唱的感覺。
太子華陷入了沉思,他想找到一種方法,讓這些曲子能夠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時,他突然想到了蒙恬。後世傳聞蒙恬創造了毛筆和古箏,或許能在樂器方面給予一些幫助。
但這個想法很快就被太子華否決了。毛筆之事蒙恬在上郡閒的無聊,對書寫工具進行了改良。但這古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