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開發永平(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步後,其他百姓看到進入礦山的百姓竟然真的掙到了錢,甚至還將自家的家人也都接到了礦山。
百姓們發現太子殿下的說的都是真的,前來應徵的失地百姓越來越多,甚至一些有地的百姓也將自家的土地賣了舉家遷到礦山加入到太子的麾下。
隨著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太子殿下的麾下,讓原本比較平衡的地主與佃戶關係失去了平衡。
士紳大戶發現自家土地越來越多的被佃戶退租,土地就是一塊死物,沒有人耕種就產生不了任何的收益。
士紳們開始慌了,沒人給他們種地,一年兩年還能堅持,若是一直沒有佃戶幫他們種地,他們靠什麼過富貴的日子。
這些士紳開始聯合起來到京城告狀,狀告太子在永平府胡作非為,讓良善百姓沒有了活路。
正愁沒有攻擊太子的把柄的文官們頓時如同打了雞血一般,仔細瞭解了永平府大戶所說情況之後。
一封封奏疏飛入乾清宮,言官們大談農為邦本,太子在永平府大肆挖山開礦,破壞風水。
導致永平府百姓民不聊生,永平府如今已是怨聲載道,哀鴻遍野。
對於來勢洶洶的彈劾,皇帝雖然相信這不是實情,但是面對文官的彈劾,皇帝一如既往地表現出了和稀泥的態度。
將太子一封聖旨召回京城,在朝堂上給文官們解釋永平府如今的情況。
朱厚燳在來永平府之前,就知道自己這麼大量的將原本留在土地上耕種的百姓抽離會得罪士紳大戶。
因此早就有了應對之策,在來永平府之前,就已經跟京城的糧商簽訂了每年採購一百萬石的契約。
這些糧食必須在半年之內全部送到遷安,糧商們得到這樣的一筆大訂單,當然是無比興奮,爭先恐後地將糧食運到遷安。
等到糧商背後的文官們反應過來,命令糧商不再與太子進行交易,希望透過控制糧食的手段,讓朱厚燳沒有足夠的糧食供應。
沒有糧食就無法養活大量的工人,可惜的是文官們的反應慢了好幾拍,在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朱厚燳已經囤積了足夠上萬工人吃上一年以上的糧食。
與此同時,朱厚燳發動各家勳貴一起到江南湖廣採購糧食,透過運河源源不斷地送到永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