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鑄炮(第2/2頁)
章節報錯
怎麼還跟他們玩起了保密,這讓紈絝們百爪撓心,更加迫切地想知道這新式火炮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朱厚燳設計的火炮前面細、後面粗,炮尾還有兩個用來複位的炮耳,很像男人的某個部位,火炮的形象非常符合男人對暴力美感的崇拜。
為了提高鑄炮速度,朱厚燳特意提示工匠們使用鐵模鑄炮,這種方法並不是什麼多麼高深的技術,金銀匠早已熟練掌握這種技術,無非是將這種模具放大而已。
這個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銀子,為此朱厚燳厚著臉皮跟老爹又要了兩萬兩銀子,用於新式火炮的專項研究款。
鑄炮非常耗費精鐵,對於精鐵這種戰略資源,大明還是非常稀缺的,公認的閩鐵和廣鐵一斤都在十五到二十文之間。
這還是產地的價格,運到京城這鐵價還要增加不少,能夠在兵仗局使用的精鐵至少要價值三十文以上。
朱厚燳很清楚地認識到,要想使大明強大,這麼昂貴的鐵價,並不利於社會發展。可是礙於大明落後的冶鐵技術,以及開採成本,以及各級官吏的盤剝,鐵價一直都是居高不下。
鑄造一門新式三寸口徑佛郎機式火炮,至少需要五六百斤精鐵,再加上建模、熔鐵、人工等費用,這一門火炮的造價至少要五六十兩銀子的成本。
這還是不包括出現廢品率,還有為火炮配備的子銃,按照朱厚燳的要求,所有同一規格的火炮,子銃必須能夠實現互換。
這就需要對子銃與主炮的連線處仔細打磨,做到嚴絲合縫,在沒有大型切削機床的大明,這就是水磨工夫,極其考驗工匠的技術水平。
因此一門炮鑄造出來不容易,想要打磨出來更難,從建模開始,一門炮生產出來,交付給軍隊沒有半年時間想都不要想。
這些鑄造出遇到的困難,朱厚燳沒法去跟這些紈絝解釋,只能等到成品出來之後再說,現在是需要培養工匠的階段,等到兵仗局與軍器局擁有大量的工匠,能夠進行分門別類的研究的時候,那個時候才是大明技術水平向上提高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