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歲的老匠人,衣衫襤褸地走了過來,一句話不說就跪倒在地,將頭杵在地上一副任打任殺的模樣。

朱厚照一陣恍惚,甚至有些懷疑這些人還是不是人。

他很想問問工匠們的俸祿呢,可是這話他問不出口,工匠們活到這步田地,老朱家是最要的原因。

大明初建,朱八八結合蒙元的戶籍政策,制定出了奇葩的戶籍政策,匠戶永遠都只能是匠戶,不能從事任何其他的營生,這些工匠只能死守在匠戶營中,任由官吏欺壓。

明初老朱鐵腕反腐,工匠們的日子還能過得去,洪熙以後,皇家權貴帶頭奴役工匠,工匠的地位每況愈下,要麼在軍器局這樣的匠戶扎堆的地方等死,要麼就是逃亡出去成為大戶人家的家奴。

大明朝本就俸祿定的低下,普通軍戶的食祿就更是少的可憐,再加上上官的惡意剋扣,以及佔役白乾活,工匠們的日子怎能過好。

朱厚照知道大明最優先改革的反而不是經濟,而是匠戶制度,取消匠戶制度,讓匠戶可以自由選擇職業,民間的不是匠籍的匠人日子過得要比普通百姓好的多,更別說這些在籍的匠人。

有了充分的自由度,在利益的驅使下,匠人想要把日子過好,就要認真鑽研技藝,從而才能催生更多優秀的匠人。

朱厚照知道自己現在根本做不了什麼,除非自己能夠拿到軍器局、火藥局等匠人集中的機構的管理權。

可是這樣的想法別說過文官的那一關,就是老爹這一關都過不去。

若是朱厚照真敢提出來,老爹一定會認為他是玩物喪志,不好好學聖人之學,治國之道,學什麼匠人的奇技淫巧。

朱厚照看著這幾個匠人的頭領,大聲說道:“本宮是當朝太子,這個狗官有沒有剋扣你們的錢糧,若是有本宮現在就給你們做主。”

幾個匠人頭目沒有一個人回答,就這麼跪伏在地上,不發一言。朱厚照心裡的火氣升騰,大聲怒罵道:“一個個都啞巴了嗎,本宮在問你們話呢?”

一個匠人猛地抬起頭,看著朱厚照說道:“劉大使沒有剋扣我等的錢糧,是我等懶惰,掙不到吃飽飯的錢糧。”

朱厚照呆住了,他沒想到等來的竟然是這樣的回答,他沒有注意的是跪在地上的劉三夏嘴角不經意間帶出了一絲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