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面色不善的瞥了眼阿箬:“阿箬是臣妾的陪嫁,仗著伺候臣妾多年。這話,就不好好的在舌頭底下蹲著了。”

弘曆滿不在意的笑道:“呵呵,沒事兒。她說些話熱熱鬧鬧的,朕也挺喜歡的。”

如懿內心不喜,弘曆卻並未察覺,自顧自的說著:“原本啊,朕不想說前朝的事情。可看到這藕啊,朕想到一件喜事兒。

江南連年水災,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先帝年年想治水,也撥去銀兩,去築造堤壩。

可這堤壩,軟的像豆腐一樣,怎麼也擋不住洪水。

但今年呢,淮陰知縣管修堤壩,建的好,防住了洪水,百姓安樂,是把朝廷派下去的銀子都用上了。”

如懿越聽越不高興,阿箬卻是忍不住的嘴角勾起。

弘曆仍說著:“淮陰啊,年年都有水災,這個知縣,既能管事,又能治水。朕呢,已經提升他做知府了。”

如懿自然知道這件事,因著身世的提高,阿箬如今心也越發大了。

阿箬卻是高興的跪下謝恩:“奴婢謝皇上隆恩。”

弘曆不解的看向如懿,如懿不情願的解釋:“那桂鐸是阿箬的阿瑪。”

“啊?這麼巧啊?朕誇了半天,原來他女兒在這啊。”弘曆面色驚喜的揮手叫阿箬起身。

“阿箬啊,你阿瑪在外頭替朕盡心。你啊,在後宮好好伺候如懿,也能熬出個身份來的。”

如懿急忙開口打斷:“那皇上的意思是會替阿箬許一個好人家?”

弘曆微笑點頭:“嗯,這有何不可呢?”

如懿終於不再擺臉色:“那臣妾替阿箬謝過皇上。”

弘曆瞅了眼阿箬,笑道:“阿箬有沒有這個造化,還得看她自己。”

阿箬喜不自勝:“奴婢一定會努力的。”

次日,眾嬪妃來長春宮請安,就見著如懿早早的坐著,手裡搖著把扇子,面色淡淡。

甄嬛一進長春宮就見著如懿還是這般高高在上不主動搭理人的樣子,不禁失望的搖搖頭。

還以為她一朝失寵這麼久,受盡了苦頭,平日裡也會多加註意著自己的言行舉止,可不料,她竟還是未曾改變分毫。

如懿見甄嬛進來,心不甘情不願的起身行禮:“臣妾見過淑妃娘娘。”

甄嬛看著如懿撅著嘴給自己請安的模樣,不在意的笑道:“本宮聽聞嫻貴人昨兒個主動送了東西到養心殿,還以為是謠傳呢……”

話還未說完,就被剛剛進來的高曦月不留情面的打斷:“自然不是謠傳,不然皇上怎會踏足她的翊坤宮,嫻貴人也是有所長進了,都學會那等主動邀寵的勾當了啊!”

如懿梗著脖子,不屑的看著貴妃:“臣妾並無此意,你要這麼汙衊本宮,本宮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甄嬛剛想開口,就聽貴妃撲哧一笑:“哈哈,嫻貴人,你是來這丟臉的嗎?等你升上嬪位,再自稱本宮吧。

本來不想和你計較,可你既這般無知,那本宮再提點你一句,貴人是不可以住在正殿的,有違宮規!”

阿箬見自己主兒說不過貴妃,忙開口幫腔:“可皇上昨晚來看我們主兒,並未叫主兒搬到配殿去。”

這會,純妃,嘉貴人等人也都陸續到齊了。貴妃見自己被一個奴婢奚落,怒斥:“主子們說話,有你個奴婢什麼事兒?”

琅嬅在裡間聽著外面的吵鬧,也不再慢慢收拾,扶著素練出來坐下:“怎麼回事?一大早吵吵嚷嚷!”

眾人見皇后出來,都起身恭敬行禮。

曦月委屈巴巴的向琅嬅告狀:“皇后娘娘,嫻貴人有違宮規,向來只有嬪位以上,才能入住正殿。臣妾還沒說完,阿箬這個賤婢竟是膽敢言語奚落臣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