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很快散去,只留下年輕人不是很懂,撓著頭想不明白。

在古代京城的暮色裡,緩緩沉入地平線,將天際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紫羅蘭色,隨後漸漸暗淡,轉為深沉的藍黑。

在這幽暗的天色中,一位身著樸素卻整潔衣裳的人,騎著一匹毛色油亮的駿馬,在出城的路上。

馬蹄聲在空曠的街道上,顯得格外清晰。

與此同時,城牆之內,皇宮巍峨聳立,金碧輝煌,與城外的寧靜形成鮮明對比。

宮牆之內,燈火通明,宛如白晝。

這些燈火不僅照亮了宮殿的每一個角落,也映照出宮中人影綽綽,忙碌或閒坐,各自懷揣著不為人知的心事。

之後幾日,洪啟帝百年之後,和榮貴妃合葬的事情,在各府中,掀起了不小的漣漪。

“容貴妃再是有榮寵,不過也是一個妾室,怎麼能和咱們皇后娘娘相比,老夫人,皇上這是打咱們尚書府的臉面。”嬤嬤滿臉不忿,見到老夫人臉色不好,轉而說道:“還好當時,老夫人您把淑妃娘娘送進了宮,這幾日老奴聽說,七皇子要繼承大統,現在京城和皇宮裡,就是太后娘娘,也很看好七皇子,老夫人咱們尚書府,怕是又要更進一步。”

老夫人,面容雖已滄桑,但眉宇間透露出的威嚴卻讓人不敢直視。

嫡親的女兒,是後宮之主,這份尊貴與榮耀自然也讓老夫人身價倍增。

然而,這份尊貴並未給壽安堂帶來應有的歡聲笑語。

平日裡,兒孫們因敬畏老夫人的威嚴,鮮少踏入這幽靜的院落,難免顯得有些冷清。

老夫人的三個兒媳婦畢恭畢敬,盡心盡力地伺候著她,但總歸是敬著端著。

所以時間久了,老夫人便免了後輩的請安侍奉,也導致壽安堂更是冷清。

能夠陪伴老夫人說話解悶的,只有跟了她多年的老嬤嬤了,所以此刻也沒有藏著掖著直言道:“呵,你知道什麼,她雖然姓周,是我的親生女兒,但早年間的一些誤會與分歧,已經讓我們尚書府與她離了心。如今,她的兒子能夠登基為帝,這對於我們尚書府來說,究竟是福是禍,還真是難以預料啊。”

老嬤嬤聽後,也不由的想到這些年,確實淑妃娘娘逢年過節禮,都是中規中矩。

讓人挑不出錯,而身邊的人,連帶七皇子鮮少來往。

不免擔心起來:“老夫人,這可是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如今也不是我老婆子,該管的事情了,我多少次和他們夫妻兩人說,該低頭的時候,需要低頭,畢竟就皇后的親生子沒有長大……”說道這裡,老夫人眼中含淚:“終究是我耽誤了福兒,她怨我也把,恨我也罷,周婉兒的孩子登上位置,最起碼還有一條命在,如果是其他人,未必會肯留下她這個皇后。我也是為她好啊……”

想到這些年,親生女兒對她疏離,外人雖然看不出來。

她這個做親生母親的,怎麼會不知道,這是怨恨她和老頭子,在嫡親的孫兒夭折之後,選了一個庶女進宮,分擔她的寵愛。

只是,她哪裡知道,帝王的寵愛是那麼容易得到。

後宮之中,又有幾個榮妃。

老夫人愁眉不展,老嬤嬤見狀想要安慰,便看到小丫鬟來報。

“老夫人,宮中淑妃娘娘身邊的宮嬤嬤,過來了,說是淑妃有幾句話,想要跟老夫人說。”

聽到小丫鬟的話,老夫人心情豁然開朗,命人趕緊將宮嬤嬤迎進來。

似乎覺得不合適,叮囑身邊的老嬤嬤:“你去,你出去把人好好請進來……”

“是,老奴這就去……”老嬤嬤聽到是淑妃娘娘的人,哪裡還有不一的。

七皇子風頭正勁,如果真的榮登高位,淑妃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