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唐玄宗李隆基:多才多藝的帝王(上)(第1/4頁)
章節報錯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712年至756年),也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有“李三郎”之稱,其母為竇德妃。李隆基出生於東都洛陽,生性英明果決,且多才多藝,擅長騎射,並精通音律和曆法等學問。
李隆基的政治生涯始於初封楚王,後改封臨淄王。710年7月21日,他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了“唐隆政變”,成功剷除了韋后集團,為自己的政治崛起鋪平了道路。兩年後的712年9月8日,父親唐睿宗李旦禪位於他,李隆基正式登基稱帝,在長安太極宮即位。為了鞏固權力,剷除了太平公主,徹底掌握了國家最高統治權。
在位前期,李隆基積極推行改革措施,任用賢能如姚崇、宋璟等人,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歷史上的極盛時期——開元盛世。這一時期的繁榮不僅體現在經濟文化的發展上,還包括對邊疆地區的有效管理。例如,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設立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詔皮羅閣為雲南王;封回紇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這些舉措加強了中央政權對邊疆民族的控制,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發展。
到了執政後期,李隆基逐漸怠慢朝政,重用宦官,寵信奸臣,特別是對楊貴妃的寵愛以及對安祿山等人的信任失誤,最終引發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標誌著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轉折點。
756年,由於安史之亂的影響,太子李亨即位,尊李隆基為太上皇。直至762年5月3日於長安神龍殿病逝,享年78歲。被追諡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廟號玄宗,清朝時為了避免與清聖祖康熙帝名諱衝突,有時會將他的廟號寫作“元宗”。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既是開創開元盛世的偉大君主,也是導致唐朝走向衰落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不僅是一位出色的藝術家和音樂家,更是一位複雜而矛盾的政治領袖。後世對於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無可否認的是,他在唐朝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早年經歷
李隆基在685年9月8日出生於東都洛陽,當時他的父親李旦唐睿宗名義上是皇帝,而實際權力則掌握在他祖母武則天的手中。武則天在前一年廢黜了李隆基的伯父唐中宗李顯,並立他父親為帝。儘管唐睿宗正值壯年,但武則天仍然把持朝政,睿宗只能居住在別殿,不能參與治理國家。
在李隆基出生前後,朝廷內部鬥爭激烈,武則天透過嚴厲的手段鎮壓反對派,導致許多皇室成員和官員受到迫害。到了687年2月19日,剛剛兩歲的李隆基被封為楚王。兩年後,武則天命令睿宗把李隆基過繼給已故太子李弘,作為其子嗣。
隨著武則天在690年正式稱帝,建立了自己的周朝,李隆基的父親睿宗被迫退位,搬到了東宮居住。到了691年,七歲的李隆基開始了他的宮廷教育和官職安排。然而,同年八月,由於有人私自拜見皇嗣,引起了武則天的不滿,相關人員遭到嚴懲,李隆基和他的兄弟們隨後被限制在宮中,幾乎與外界隔絕,度過了長達十餘年的幽閉生活。這段時期雖然對年輕的李隆基來說充滿了挑戰,但也鍛鍊了他的意志和能力,為他後來成為一位有影響力的帝王打下了基礎。
由皇孫降為臨淄王
在武則天稱帝后的693年1月18日,李隆基從皇孫的位置被降封為了臨淄王。這一年對李隆基來說尤為艱難:他的母親竇妃遭到誣告,被指控使用巫術詛咒他人,在正月初二後不久便與另一位妃子劉妃一起秘密地被他的祖母武則天秘密處決於宮中,連埋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同年八月,李隆基的父親也被誣陷有謀反的意圖,幸好太常公人安金藏以極端的方式自證清白,證明了皇嗣的無辜,才避免了一場更大的災難。在失去母親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