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好對,肯定是這樣的。”

秋燕道:“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指不定蜀地的人有多刁呢?暖暖她們是避難回去的,那些族人對她們恐怕是避之不及,母親,怎麼辦啊?”

“你別添亂就好。”秋夫人覺得女兒總算聰明瞭一點點:“暖暖不說的,你就不講;肖家大小姐不讓說的,你也別給暖暖寫過去。”

“主打一個兩邊瞞著唄。”秋燕懂了:“她們真可憐。”

“你呀!”

人啊,一輩子不要被人說可憐。

肖家的姑娘,從來都不應該讓人失望。

“母親,我以後能見到暖暖嗎?她還會不會回京?”

“不知道。”秋夫人也很乾脆:“你呀,看看你,又成什麼樣子了,趕緊的回去洗漱換洗一身。”

“噢,好。”

秋燕一直心神不寧,都不知道該怎麼給暖暖回信。

哎,還是按照玉姐姐和母親說的,輕描淡寫的寫幾個字吧。

對了,那小孩子叫什麼來著?

看看,這事兒都忘記了問。

肖春暖收到秋燕的來信是一個月後。

此時的肖家生活已經有了大的起色,她給百草堂炮製的半夏得到了稱讚。趙家的幾個坐診大夫都讚不絕口,比去買的成品半夏品質優良了許多倍。

然後又陸續給春暖送來了一些貴重的藥材讓她炮製。

春暖都做得很好,當然,順帶也把自己炮製出來的茵陳、折耳根、車前草都一些並不值錢的藥材送到了百草堂,在外人眼裡,這不值錢,但是對肖家來說,一文也是錢。

“祖母,長姐生了一個女兒,很是乖巧,她一切都好。”

春暖都不敢把秋燕的信拿出來給長輩們看。

秋燕那性格,一直都是嘰嘰喳喳大大咧咧的,正常來說給她寫信起碼洋洋灑灑幾大篇。但是,她的來信很是潦草,特別是對長姐產女一事,只一筆帶過。

還說和秋夫人去了洗三禮,那洗三禮是個怎麼樣的場景一句不提。

不提,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很不堪。

吳家!春暖重重的記了一筆。

“你長姐好我們就放心了。”老太太一聲嘆息:“現在回想起來也有些後悔,她出嫁時間緊,嫁妝就少置辦了一些,早知會出事,就是把整個肖家給她也好啊。我們不在京城,有那些東西傍身也就不用擔心她受欺負了。”

那麼多珍貴的東西,最後都餵了狗,真是太心疼了。

“母親,您別擔心,玉兒雖然性子軟,但不蠢。”知女莫若母,許氏堅信女兒一定會過好日子的。

“是啊,我肖家的孩子沒有一個差的。”

這一點,老太太是很篤定的。

特別是春暖,以前看著覺得太安靜不太討喜,結果是自己看錯了眼,這孩子,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