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將牆頂嚴嚴實實捂住,將牆壁的原先顏色都給變了,不對這是…”

我持手電筒詳細看了一會,隨後我和吳兆時二人相視一眼,皆是用那震驚且異口同聲說道:“禍起蕭牆!”

這時葉凡與莊明成也抱著一堆乾柴返回,我思索一番後,道:“正所謂福禍兩相倚,是福不是禍,是禍也躲不過!此次我等四人前來這山中,天機與卦象皆是不明,既然如此的話,那我們何不放手一搏!”

吳兆時沒有吭聲,莊明成則是一臉的憂鬱。

倒是平時膽子小一點的葉凡,則點了點頭,道:“我同意你的說法!”

說難聽一點,葉凡同意有個屁用啊,他同意不同意,都無法改變我們三個人任何一人的想法。

按照我分配的分工,葉凡和莊明成負責起火,吳兆時則負責警戒,而我則是觀察大殿內的環境。

一股淡淡的焦味則是繚繞在這大殿之中,我是越瞧越直犯嘀咕。

因為從這建築上的歲月痕跡來看,我尚未出生的時候,這道觀就已經建成了。

可我自己在村子裡生活了十幾年,居然也沒聽到任何一位村民提起過此事,要知道這些建築的材料,途經此地是必須經過我們村的。

葉凡、莊明成和吳兆時三人,坐在篝火旁喝著熱湯,倒是一副心滿意足的愜意模樣。

看著我一個人進進出出個不停,三人吃飽喝足後,吳兆時這才問道:“李天師有什麼發現嗎?”

我望著早已腐朽的木門,皺眉道:“此道觀呈現常規的正方口字形,主殿屋頂則是圓形,這是道士常用的天圓地方之勢!”

剩下的四間屋子我也都一一仔細看過,若裡面是一覽無餘的話,那說明這裡是沒發生什麼大事的。

因為這也足以說明,當初的道士們是有足夠的時間離開。

可四間屋子內的道教經書、廚房用品、衣物甚至一些細軟,哪怕是法器都沒有帶走。

那這就驗證了我的猜測,之前的道士們,肯定是因為發生了某種難以預測的事,故而連收拾行李的時間都沒有。

我盤坐在地喝起剩下的湯,皺眉道:“有一間房間裡是六張被褥,那麼看來這道觀原先是有六個人的,但這裡肯定是出了什麼緊要的大事,因為道士們就連法器等物也都沒有搬走!”

主殿之中左右兩側和正中方向,原先都有擺放神像,而且我仔細數了數,正中方向供奉的是三清,左右兩側神像臺的痕跡上,應該是有大小神像一百尊。

:()奇卷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