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刻苦編寫天宮系統

4118年1月18日張衝志乘坐飛機返回柏木,正式開始玄語作業系統的編寫工作。

這套系統他命名為為“天宮作業系統”,意味著作業系統可以操縱天上宮殿上的設施,是神仙用的系統,可比地上用的高階。

這個系統的數學初級演算法雖需要改進,但他最佳化一下就行,不過邏輯關係需要認真確定。

現代計算機的邏輯運算又叫布林運算。布林運算用數學方法研究邏輯問題,成功地建立了邏輯演算,用等式表示判斷,把推理看做等式的變換,

這種變換和有效性不依賴人們對符號置碼的解釋,只依賴於符號的組合規律。

200餘年來,邏輯代數在電路系統上獲得應用,後來由於電子技術與計算機的發展,出現複雜的大系統。

它們的變換規律也以布林運算為基礎,它的表示方法是以“1”和“0”為基礎,是邏輯常量,1表示真,0表示假。

由於二進位制只有這倆數字,所以它的表示方法被限制在“真”、“假”對立上。另一種說法叫“非是即否”。

在此基礎上又擴充套件為“或”、“與”、“非”。在邏輯代數中,有“與”、“或”、“非”三種基本邏輯運算,表示的方法有很多種。

現在計算機程式設計的邏輯布林運算,各種程式語言中的邏輯運算子已經統一,張衝志決定在程式設計中使用。

主要有十種,“等於”、“不等於”、“小於”、“大於”、“小於等於”、“大於等於”、“與and”、“或or”,“非not”“異或xor”。

運算規則為:and,表示同為真是為真;or,表示同為假時為假;xor,表示相同為假。

張衝志天宮作業系統有六個獨立的常量,分別是0、1、2、3、4、5,張衝志決定用0表示假,5表示真,0、5,在正六邊形中的對角點上,0的左側為1,表示為很假,2在其右側表示三分之一假,5的右邊是三表示三分之一的真,左邊是4表示很真。

這樣就符合了我們人類的判斷習慣,例如我們判斷一個人怎樣,是先分為“好人”,“壞人”兩種,接著又將“好人“分為“一般好的人”和“非常好的人”,會將“壞人”分為“一般壞的人”和“非常壞的人”。

當這種計算機作業系統用於社會管理時,會與人們的判斷相符,這樣不僅具有精確計算的能力,還有模糊計算的能力。

使計算機管理社會成為可能,這樣如果超級計算機的算力達到,就可以將社會管理交給它,可以將公平公正,資源統籌,真正在社會上建立起來,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這種邏輯運算在二進位制中很難實現,可在天宮作業系統中卻是輕而易舉,互不影響。如果使用0、5表示,二進位制中的0、1,則可以相容現在的各種二進位制作業系統。

最後張衝志確定天宮作業系統的螢幕顯示,是採用一座精美的宮殿漂浮在天空中,四周彩雲環繞,如同傳說中的天宮一樣,各種程式顯示和資料儲存在各個宮殿中。

這個宮殿可以在空中轉動,每座宮殿可以放大縮小,方便裡面的程式檢視和開啟,這也為以後立體螢幕打好基礎,在立體螢幕中,他將會是一座真正的宮殿。

隨著手指在各個宮殿上操作,就像遊覽軒轅國和新陸國的天宮,各個宮殿直接有華麗的長廊連線,各種美景讓人難以釋懷。

各個宮殿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命名,玉皇殿裡面放入高大上的程式,東宮殿放入自己親愛的喜愛用的程式,西宮殿放入小三:()建設人類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