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這效率也讓人讚歎!

9月16日,整個鳳凰堆全部完成,由於外部線圈不需要液氦降溫,使內部真空腔直徑達到12米,外部各種儀器和外殼只增加了70厘米,達到19米,這樣整個裝置變成一個長約73米,寬約42米,高約2米的物體。

整個裝置功率達到30萬千瓦,不需要懷疑它的功率。

大伊萬據說長度只有8米,直徑2米,卻有5000萬噸tnt當量,這說明了氫核聚變的能量巨大。

整個鳳凰裝置又從頭到尾進行無損傷探測,查詢有沒有暗傷或者缺陷,足足查了兩天,各小組宣佈沒有問題。

接下來就是各個零部件是否能正常啟動和執行,一通檢測下來又是兩天。

9月20日,張衝志親自將鳳凰堆的計算機智慧控制系統預裝完畢。

接著開始重新起動程式,整個程式啟動後,開始將一個個部件納入管理系統中,然後進行自檢,聽著一聲聲悅耳的滴滴聲,周圍的人都心情激動,不敢說話,生怕打擾到電腦。

終於在十分鐘後,主控電腦發出一聲悅耳的聲音:“鳳凰各系統裝配正常,可以起動。”

9月22日上午10點,張衝志站在指揮台前沉聲宣佈:“鳳凰可控核聚變堆第一次點火實驗開始!”

在他說完,宋廣濤按下啟動按鈕,立刻強大的電流穿過一根根超導線路,1000特斯拉的約束磁場量瞬間形成,氦氣注入,微波加熱器開始工作,仿星器的真空腔內的中心區域極速升溫,瞬間達到一億度以上。

氦氣很快被等離子化,氦核與外圍電子脫離,全部變成等離子態,開始快速在約束磁揚中高速執行起來,執行道路就是8字形內腔。

整個內腔中被亮光佔滿,站在控制室的立體螢幕前,被亮光耀得難以直視。

濾光鏡發揮作用,將光度降低,可以在立體螢幕中有一條熾白的光帶在8字型內腔中心奔行,它的直徑不到40厘米,只有整個內腔直徑的三分之一。

正在向外散發著驚人的熱量,很快溫度達到15億度,溫度不再增加,透過探測器,可以看到有很少的等離子體粒子,脫離光帶向外飛去。

被偏濾器阻擋並捕獲,很快偏濾器表面的溫度就達到四百多度,就再不升高,後面的水冷液急速將熱量帶走。

:()建設人類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