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松裝作對青蔥不聞不問,實際上他的眼角的餘光可沒有在青蔥的身上離開過,他見到青蔥盯著通風口那裡看,心裡已經明白了八九分,柴松早就想到了從通風口逃走,可是那裡根本就沒法上去,就是能夠上去,見到被釘死的鐵窗,也很難開啟,要從那裡逃走難比登天,另外還不知道通風口外面是不是懸崖,如果是懸崖,即使從那裡出去,跳到懸崖上如果身體平衡做不到位的話,也會從懸崖那裡掉到山下去,摔個粉身碎骨。

柴松暗自搖了搖頭,他自付練習了十多年的蓮花掌也沒法將精製的鐵條打斷或者拉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面前這個小鬼更做不到,如果事機不密,被巡邏的官差看見,只需幾支長箭,就可以把懸在空中試圖開啟鐵窗的人射成刺蝟。

柴松不再想從天窗逃跑的事,他想著如何利用當差的來送飯的時候,用連環計,從正門逃出去。

再說張雲南透過飛鴿傳書,把有關青蔥的訊息告知縣丞後,縣丞知道手下這些酒囊飯袋根本就不足以完成張雲南的要求,於是再次讓信差將他自己寫的一封加急信件,送往知府大人。

張雲南一連十餘天都沒有看到回信,也沒有上級派來的高手助陣,心裡七上八下,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錯。

這些天,柴松已經詳細弄清了當差們的活動規律,他遲遲沒有動手,就是在等待張雲南發出的行動暗號。

可是奇怪的是張雲南在這些日子裡,像是從人間蒸發了那樣,根本就不以提審犯人的名義讓自己跟他見面。

柴松心裡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他強作鎮定,為了不讓青蔥干擾自己精心設計的逃走計劃,他甚至都沒有跟青蔥在地牢裡商量如何從正門逃走。

青蔥平時養成了無憂無慮的天性,他知道跟自己同屋關押的柴松不會坐以待斃,大機率會在腦海裡想著怎麼逃跑。

青蔥見柴松在對話中根本就不提逃跑這件事,知道對方絕非等閒之輩,他就是要吊自己的胃口,你急他反而不急,青蔥隱隱感覺到這個人不像是個如同村民,沒有哪個村民會對身邊的人心存懷疑,不把他能夠想到的逃走方案藏著掖著。

青蔥想起楚之龍說起的在燕趙大地,推心置腹的朋友寧願自己死在別人前面,也不會把秘密視作珍寶掩藏,這個柴松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真的就是他說的那樣,是個帶著木棉村的苦農跟官府作對的莊稼漢子嗎?

柴松也沒有閒著,他在揣度著青蔥的心理“這個小孩這些天話語不多,從不主動跟自己搭訕,這跟自己從張雲南那裡瞭解到的青蔥大不一樣。這個小孩莫非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不行,自己一定要主動跟他交換一下逃離這裡的意見,讓他卸下戒心,那樣才能為將來更精準地瞭解他身邊的人創造信任條件。”

想到這裡,柴松輕輕搖醒青蔥,把自己要逃走的想法和盤托出。

:()九步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