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龍裔謀國(第1/3頁)
章節報錯
朔風凜冽,仿若無數把鋒利的冰刃,狠狠割過李賢那冷峻且堅毅的面龐。鉛雲低垂,天色暗沉,他卻身姿筆挺,如蒼松般穩穩騎在高頭大馬上。其周身散發著與生俱來的王者威嚴,一襲黑袍隨風烈烈作響,恰似暗夜中即將破曉的旗幟。
身後,王大龍如同一座巍峨聳立的鐵塔,他那肌肉緊繃的身軀,彰顯著無盡的力量,彷彿能一拳轟碎山川;趙鵬目光如隼,銳利的眼神敏銳地掃視著四周,不放過任何一絲風吹草動,彷彿時刻準備捕捉獵物的雄鷹;楊凌一襲長袍隨風輕擺,神色淡定從容,臉上始終掛著若有若無的微笑,透著文人特有的睿智與洞察世事的從容;新近歸順的山南西道節度使陳平,身著厚重的戎裝,腰間佩著寒光閃爍的長劍,眼神中滿是對李賢的忠誠與敬畏,身姿筆挺地守護在側。
眾人一同仰頭望向眼前巴蜀的雄關,那高聳的城牆在灰暗壓抑的天色下更顯巍峨冷峻。城牆上斑駁的痕跡,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過往的戰火紛爭。“諸位,巴蜀之地,今日便是我們的根基!”李賢開口,聲音低沉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磅礴力量,仿若洪鐘巨響,在山谷間久久迴盪,震得人耳鼓生疼。身為被流放的太子,多年來遭受的屈辱與不公,如同一把把烈火,讓他心中復仇的火焰熊熊燃燒,從未有一刻熄滅。而拿下巴蜀,僅僅是他奪回李氏江山宏偉計劃的開篇,是他踏上覆國之路的第一步。
攻城之戰在李賢的精妙佈局下,進展得極為順利。他仿若一位精通棋局的高手,巧妙運用巴蜀複雜多變的地形,制定出多套奇襲策略。在他的指揮下,麾下將士們懷著對他的崇敬與對勝利的渴望,如猛虎下山般勇猛無畏,向著大乾國在巴蜀的防線發起了猛烈攻擊。他們的吶喊聲震徹天地,手中的兵器閃爍著寒光,在戰場上勇往直前,銳不可當。大乾國的防線,在他們排山倒海般的攻勢下迅速土崩瓦解,短短數日,這座雄關便被成功攻克。
入城當日,街道上一片死寂,寂靜得讓人有些發慌。百姓們戰戰兢兢地躲在屋內,透過狹小的門縫,眼神中滿是恐懼與迷茫,不知道這位新主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生活。他們在過往的政權更迭中飽經滄桑,早已對未來失去了信心,如今面對新的統治者,心中滿是忐忑與不安。
李賢深知,治理巴蜀遠比攻佔它艱難得多。初掌政權,百廢待興,千頭萬緒的事務如潮水般湧來。他每日都忙碌於城中,不顧奔波的勞累,深入街巷,傾聽百姓的訴求。他穿梭在狹窄的街道中,與百姓們親切交談,瞭解他們生活的困苦,認真傾聽他們的每一個問題和建議。那些百姓們粗糙的雙手、愁苦的面容和期盼的眼神,都深深刺痛著他的心,也更加堅定了他治理好巴蜀的決心。
一日,他如往常一樣在山中巡視,走著走著,忽然發現一些岩石的紋理和色澤與尋常截然不同。憑藉腦海中現代人的知識,他心中猛地一動,敏銳地意識到,這裡極有可能藏有鹽礦。在古代,鹽是至關重要的戰略物資,掌控了鹽礦,就等於握住了經濟的命脈,握住了改變巴蜀命運的關鍵鑰匙。
他立刻召集當地最有經驗的礦工,這些礦工們世代以挖礦為生,對傳統的開採方式駕輕就熟,閉著眼都能在礦洞中行走自如。當李賢向他們描述衝擊打井法時,眾人面面相覷,臉上寫滿了疑惑。“太子殿下,這法子從未聽過,能行嗎?”一位年長的礦工皺著眉頭,臉上的皺紋如溝壑般深邃,小心翼翼地問道。他的眼神中滿是懷疑,畢竟他們祖祖輩輩都是用傳統方法挖礦,這種從未聽聞的新方法讓他們感到不安。
李賢並未氣餒,他親自拿起紙筆,繪製出詳細的圖紙,一邊畫,一邊耐心解釋衝擊打井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驟。他從如何利用槓桿原理提升衝擊力度講起,詳細地描述著每一個細節,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師在教導懵懂的學生;接著又講到怎樣加固井壁防止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