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李賢的治理引波瀾(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乾國,山河壯麗,幅員遼闊,皇權的光輝籠罩著每一寸土地。然而,在這廣袤國度的邊緣,漢水平原三郡——安康郡、漢水郡與商洛郡,正經歷著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被流放於此的太子李賢,宛如一顆深埋於塵土的明珠,在逆境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安康郡的清晨,霧氣尚未散盡,練兵場上卻已熱鬧非凡。李賢身著一襲樸素卻整潔的黑色勁裝,身姿挺拔,宛如標槍。他目光如炬,掃視著眼前一排排整齊列隊的百姓。這些人,昨日或許還在田間辛勤勞作,今日卻在李賢推行的人人服兵役政策下,踏上了成為保家衛國戰士的征程。
“聽令!”李賢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彷彿能穿透這尚未消散的晨霧,“我們身處亂世,唯有自強,才能守護我們的家園,守護我們的親人!從今日起,你們便是這大乾國最堅實的壁壘!”士兵們的回應如滾滾雷鳴,響徹雲霄,那是對未來的期許,也是對李賢的絕對信任。
與此同時,漢水郡的新居民區一片歡騰。李賢兌現了給百姓集體分房子的承諾,一排排嶄新的房屋錯落有致地排列著。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眼中滿是淚水,緊緊握住李賢的手,聲音顫抖地說道:“殿下,您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啊!這輩子,我們從未想過能有如此安穩的居所。”李賢微笑著,輕輕拍了拍老者的手,說道:“老人家,這是你們應得的。只要我李賢在,就會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而在商洛郡的礦場,分紅的日子如同盛大的節日。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排著整齊的隊伍,等待領取屬於自己的那份紅利。李賢對礦場的經營進行了大膽改革,不僅提高了產量,還將部分收益合理分配給當地民眾。一位年輕的礦工興奮地揮舞著手中的分紅,大聲喊道:“跟著殿下,咱們的日子越來越有盼頭啦!”
免費教育與醫療的推行,更是讓三郡百姓對李賢感恩戴德。學堂裡,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彷彿是世間最美妙的樂章;醫館中,病人在悉心照料下逐漸康復,他們對李賢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這些訊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大乾國的土地上傳播開來。每一個角落都在談論著李賢在三郡的壯舉,而其中,有兩個地方的反應尤為強烈。
西京,大乾國的都城,皇權的中心。巍峨的宮殿在陽光的照耀下金碧輝煌,卻也透著一股壓抑的氣息。女帝端坐在鳳椅之上,她身著華麗的鳳袍,頭戴鳳冠,每一處裝飾都彰顯著她至高無上的地位。然而,此刻她的眉頭卻緊緊皺在一起,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矛盾與糾結。
密探跪在殿下,小心翼翼地向女帝彙報著李賢在三郡的種種舉措。女帝靜靜地聽著,心中五味雜陳。李賢,是她十月懷胎生下的兒子,曾經那個在她膝下承歡、聰慧過人的孩子,如今在流放之地竟做出瞭如此一番成就。從血脈傳承來看,李氏江山的皇位正統繼承人本就該是李賢。女帝不禁想起李賢小時候,在宮廷花園中追逐蝴蝶時那純真無邪的笑容,以及他稍大後,對治國理政展現出的濃厚興趣和卓越見解,心中泛起一絲溫情。
但權力,如同一個巨大的旋渦,一旦深陷其中,便難以自拔。女帝在這權力的巔峰上坐了太久,她深知權力的滋味,也害怕失去權力後的無盡空虛。如今李賢以流放太子的身份,不僅在三郡推行新政,贏得了百姓的衷心擁護,還竟敢暗中招兵買馬,擁兵自重。這無疑是對她權威的公然挑戰。女帝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隨即又被深深的無奈所取代。她在心中不斷地問自己,是為了母子親情和江山正統,將權力交還給李賢?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對李賢痛下殺手,以絕後患?
“陛下,李賢此舉,野心昭然若揭。若不加以遏制,恐成大患。”一旁的太監總管察言觀色,小心翼翼地進言。女帝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嚇得總管連忙低下頭,大氣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