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李賢立錐之地漢水平原(第1/1頁)
章節報錯
黃沙漫天,喊殺聲震得人耳鼓生疼,楊凌、王大龍、馮坤與李賢的隊伍如猛虎下山,合力撲向商洛郡。城牆上,守軍神色驚恐,箭如雨下,卻擋不住李賢等人的凌厲攻勢。李賢身披黑色戰甲,手持長劍,在紛飛的戰火中顯得冷靜而果敢。他高聲呼喊著指揮作戰,聲音蓋過了戰場上的喧囂:“楊凌,帶弓箭手壓制城頭!王大龍,率步兵破城門!”
王大龍如同一頭憤怒的公牛,揮舞著大刀,帶著步兵猛衝向城門。楊凌則迅速組織弓箭手,一時間,利箭帶著尖銳的呼嘯射向城頭,壓制住了守軍的反擊。在猛烈的攻擊下,城門終於轟然倒塌,大軍如潮水般湧入。經過一番激烈的短兵相接,商洛郡城頭上緩緩升起了李賢的旗幟。
安康郡郡守袁剛聽聞商洛郡的戰事,又念起李賢岳父馮坤的舊情,加之早聞李賢賢明,便帶上安康郡一眾官員,出城投降。至此,漢水平原三郡皆歸李賢。望著這片新納入麾下的土地,李賢深知,一場比戰爭更為艱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李賢著手整編七萬一千人的隊伍。他親自制定軍規,賞罰分明,嚴禁士兵騷擾百姓。每日清晨,他都會巡視軍營,鼓勵士兵們刻苦訓練,提升武藝。他還選拔出一批有潛力的將領,給予他們額外的戰術指導,讓他們帶領士兵進行模擬實戰演練。
對於三郡的百姓,李賢深知民生乃立國之本。他下令開倉放糧,賑濟那些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的百姓。同時,組織人手修復被戰火損毀的房屋,讓百姓們能儘快重返家園。為了恢復農業生產,他鼓勵農民開墾荒地,承諾三年之內減免賦稅。還從軍中抽調熟悉水利計程車兵,幫助百姓修繕灌溉渠道,確保農田能及時得到灌溉。
商業方面,李賢大力整頓市場秩序。他打擊欺行霸市的行為,制定公平的交易規則,設立專門的市場監管人員,保障買賣雙方的權益。為了促進貿易往來,他還降低了商稅,吸引周邊地區的商人前來交易。一時間,漢水平原上的集市熱鬧非凡,商品琳琅滿目。
得知陳平已接手巴州礦場,李賢認為時機成熟,派王元寶和趙鵬帶領精銳扮作商隊前往巴州。他叮囑二人:“巴州礦場是我們未來發展的關鍵,你們此去,表面上要做好生意,暗中要招納賢才,擴充實力。”
李賢深知,要想在這亂世立足,必須建立堅固的防線。他憑藉穿越前的知識,指揮工匠製作出鑄承,進而打造出粉碎機,製造出水泥。他親自選定龍嶺這一天險之地,部署修建水泥城樓和炮樓。在他的監督下,士兵與工匠們日夜勞作,一道堅固的防線逐漸成型。
與此同時,李賢也開始籌備漢水平原礦場的開發。他召集當地的礦主和工匠,詢問他們關於礦場的情況。制定合理的開採計劃,確保礦產資源能得到可持續利用。他還承諾給予礦工們更好的待遇,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參與礦場開發。
在李賢的治理下,漢水平原逐漸恢復生機,百姓安居樂業,軍隊日益壯大,這片土地正積蓄著一股強大的力量,等待著在亂世中綻放光芒。
:()魂穿古代,特種兵太子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