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狗犬(第1/3頁)
章節報錯
兩個年輕人行色匆匆,腳步邁得又急又大,一路小跑著,中途還特意前往盤龍灣拿上諸如鋤頭、水桶、砍山刀之類的工具。
當他們回到村子時,天色僅僅是微微泛亮。
冬季的天亮得遲緩,村子裡公雞此起彼伏地鳴叫著,偶爾還會有被驚擾的狗叫上幾聲。
宋陽小心翼翼地回到家中,將條鋤放置在豬圈上,原本擠在一起沉睡的兩隻黑豬受到驚動,以為是來投餵食物的,哼唧兩聲,便翻身站起,跑到圈門口,衝著木板圈門用力拱動,使得門板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響。
宋陽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嚇了一跳,匆忙把隨身攜帶的那包買來的物品塞到從圈房取出的一個揹簍裡,又拿起一個蛇皮袋,趕忙順著小路走到下面的大路上,唯恐驚動父母被拽回去。
過了十多分鐘,王嶽也揹著個揹簍匆匆趕來。
兩人趁著天色微亮,加快步伐離開。
年末正處於“瞎四九,五閻王”的嚴寒時節,有秦嶺在北邊阻隔,儘管今年尚未降下一場像樣的雪,但此刻山中的寒冷,讓人禁不住不停地跺腳搓手,時刻擔憂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被凍壞了。
沿著山間佈滿霜花的小道,半個多小時後,兩人順著山中的近道拐上了一條開鑿在山間的古老道路。
這條古道彷彿是從蒼茫的大巴山劈開的一道裂口,在數百里的山川河谷中蜿蜒曲折地延伸。
很多地方都是鑿石開闢出來的道路,僅僅能容納一隻腳踩踏,還有不少石頭階梯,被無數先輩的雙腳踩踏,被磨得十分光滑。
這條佈滿溼滑青苔的小道,便是早年蜀中“背二哥”往返蜀地和漢中的米倉道的其中一段。
“背二哥”曾經是米倉道上獨特的風景,他們揹著沉重的物資,穿梭於各個州縣,甚至跨省長途跋涉,承擔著川陝兩地的物資運輸,留下了諸多傳奇。
好些年前,通往漢中的道路已經修築完成,米倉道也就逐漸被廢棄,到後來,成為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在石河子村,有曾經從事過“背二哥”這一行業的老人,宋陽和王嶽都聽過他們講述的不少米倉道上的故事。
一路上,兩人無暇欣賞沿途的風景,只顧埋頭趕路。
沿著冰凍的山溪邊緣,踩著冰冷的石頭,跨過不斷出現的之字形小溪,在溝壑中快速行進。
越往前走,樹木越密集,溝壑越幽深,冰霜越厚重,道路也越難行走。
古道兩側,山巒起伏交錯,讓人難以輕易發現一戶人家。
彎彎曲曲的小路,宛如一條細長的蛇在緩緩蠕動,在山溝谷地、陡坡峭壁之間蜿蜒伸展,但始終只能看到蛇身,看不到蛇頭。
一直走到中午時分,少說也走了三四十里崎嶇的小道,兩人才感到身心疲憊,來到一條小河邊,匆匆吃了幾口乾糧,喝了些山泉水,稍作休息調整,才又繼續前行。
眼看著都已經走出了川蜀地界,卻依舊沒有看到人家,王嶽不禁有些著急:“走了這麼久,別說是村子,就連個人影都沒看到,恐怕不好交換東西啊?”
宋陽微微皺了皺眉頭,山裡的古道縱橫交錯通向不同的城鎮,這條路之前從未走過,他總感覺越走越偏僻,也懷疑是不是走錯了方向,本想著一路走一路交換,可如今走了這麼久,還沒看到人家,心裡不禁有些動搖。
“我們到高處去看看!”
宋陽帶著王嶽,沿著溝邊的一條上山小路,向高處攀爬,看看能否找到一戶人家。
說來也巧,老天眷顧,他們在山上的高處,看到另一座山的半山腰處,一棵高大的核桃樹旁邊有一戶住著茅草房的人家。
真是費盡周折才尋到,在這密林深處竟然藏著一戶人家。
兩人立刻朝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