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

米倉山屬於大巴山,在川陝交界的地方,大巴山屬於秦巴山系,而秦巴山系是秦嶺這個大地脊樑、南北分界線的山系的一部分,這裡正是竹鼠經常出現的地方。

竹鼠,可以說是山裡最容易抓到的野味,也是不可錯過的美味。

想到這裡,宋陽興奮地下樓。現在太陽剛升起不久,山裡人一般一天吃兩頓飯,離吃早飯還有時間,今天也沒什麼事,趁著這個機會,去山裡抓幾隻竹鼠回來,讓全家人晚上能好好吃一頓,也是一件開心的事。

樓板上傳來的咚咚咚的腳步聲讓在火塘邊用鐵鼎罐煮紅薯的李嘉怡抬起頭看向樓梯口,看到宋陽下樓,她用火鉗從柴火裡拿出兩個烤紅薯:“宋陽,紅薯烤好了,快來吃。”

宋陽走到火塘邊看了看,隨手拿起一個很熱的紅薯,一邊拍一邊吹,把上面的草木灰弄掉,用指甲快速地刮掉烤焦的皮,然後剝開紅薯皮,露出黃裡透紅的瓤,誘人的香甜味道飄了出來。

說實話,宋陽對紅薯,有小時候特別的記憶,可以說是又愛又恨,心情很複雜。

在心裡,他其實很討厭紅薯。紅薯是高產的作物,在蜀地,一畝能產三四千斤,以前是應對饑荒的首選。

,!

早些年,春天和夏天經常鬧饑荒,差不多半個多月,那時候吃的基本都是紅薯幹磨成粉,加上當季的野菜或者蔬菜做的糊糊。

到現在,紅薯和玉米一起,還是家裡的主要糧食。

山裡的土地不好,地方小,沒有後來的高產種子和化肥,自己留的玉米種子產量很低,但是紅薯很容易生長,而且長得很大,能彌補玉米產量的不足。

至於大米,別想了!紅薯幹因為切片曬的時候沒削皮,也沒仔細把壞的地方和蟲眼去掉,都有一點苦味,蟲眼那裡甚至還有泥巴,吃起來的感覺能想到有多不好。

但是那個時候,能有吃的就不錯了,哪敢挑,挑了就只能捱餓。

不光這樣,宋陽還吃過很長時間的紅薯藤。紅薯藤就是紅薯長在地上的葉子和莖,後來的城裡人可能很多都沒見過。在蜀地,紅薯藤一直是用來餵豬的,人很少吃。

但是為了省糧食,媽媽王靜雅會把家裡五分自留地的紅薯藤割回來洗乾淨,在鍋裡煮一下撈出來切碎,和用一點菜籽油炒過的泡酸菜、泡辣椒、泡姜一起炒,當菜吃。

吃了這樣的紅薯藤,不到一個小時,宋陽就覺得肚子很餓,嘴裡一直流口水。

現在家裡窮,不像後來,人們吃紅薯大多是為了調節飲食、追求健康或者換個口味。而現在,不光白天吃紅薯稀飯,晚上也是清水煮紅薯片湯,經常連玉米麵都不加,就拌著泡酸菜,實在是不好吃。

宋陽特別不:()重生1979:發家從採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