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
羅布泊曾經汪洋澤國的湖水真的是被大自然吞噬的嗎?
答案也同樣不是那麼的肯定。
……
當一個個懷疑擺在世人眼前,撲朔迷離的羅布泊就更加的讓人眼花繚亂了。
在米利堅的弗吉尼亞海岸,百慕大群島和佛羅裡大群島之間有一片總面積3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闊海域,被稱作百慕大三角。這裡充滿著詭異的色彩,因為吞噬了數以千計的飛機和船隻,又被稱作魔鬼三角,或者死亡三角。論詭異,我華夏的羅布泊絲毫不比百慕大三角來的差,歷史上到現在有數以萬計的人命喪於此呢。可能是地磁場的問題,飛機飛到此處時,導航經常系統會失靈,歷史上就有不少架飛機在這裡墜亡。指南針和無線電有時也不好使,人很容易在這裡迷失。更恐咘的是,羅布泊的地面下暗藏殺機,有“食人獸”存在。這裡的食人獸並不是指二蛋懷疑的那種超級大怪獸,而是個頭半米到一米來長的食人蜥蜴。
第七百一十二章 早先的探險
羅布泊大耳朵地形所有的詭異都指向一個地方,“大耳朵”的耳孔,一個傳說中的無底深淵,同樣也是羅布泊湖水最後乾涸的地方。當然,這個深淵不可能是無底的,肯定有個深度,畢竟我們的地球是有個直徑的好不好,只是,它的深度太深了,我們姑且就叫他無底深淵。
羅布泊在七十年代乾涸之後,大耳朵地形被人發現,耳朵孔這個無底深淵同樣也沒能躲過世人的眼線。初始的無底深淵,入口直徑大概三米左右,從上面望下去,漆黑一片,扔一塊石頭下去,n久也聽不到回聲。
發現了大耳朵無底深淵後,我華夏當局也並沒有太當回事,認為這只是個普通的洞穴罷了,因此也就沒有派人進去探究一二。
可不是咋滴,洞穴啥的,我華夏到處都是,真犯不著發現了一個洞穴,立馬就一探究竟。畢竟,國家發動一次洞穴探秘,要耗費不少人力物力的。
說出來可能沒人信,據淺顯的資料記載,第一個進入羅布泊大耳朵孔的是一個內地不知名男性探險家孫某。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華夏的探險家真的不多,因為探險這檔子事是需要錢來支撐的,而那時候我們華夏未改革,也沒開放,窮人多如牛毛,而富人只有寥寥。孫某是京城人,家境殷實,更有傳聞他是個領導子弟,平時很低調的領導子弟。家裡有錢,就不用上班了,想幹啥就幹啥。
當然,這都不重要,沒人規定領導子弟不能探險吧?人家孫某樂意探險,是人家自己的事,別人管不著。
探險也分很多種,有的人喜歡到沙漠裡找樂趣,有的人喜歡深入原始叢林,有的人喜歡到五洋捉鱉,有的人希望能到九天攬月,……。孫某的探險愛好很特殊,喜歡“鑽洞穴”,見到一個洞就想鑽進去看看的那種。現在,和孫某有同樣愛好的人我們一般稱作“洞穴愛好者”,或者“洞穴探險家”。
當孫某知道羅布泊大耳朵地形中有個無底深淵後,手腳就癢癢了,很想進去看看,不為財,因為不差財,只為能在短暫的人生篇章中再增添濃妝豔抹的一筆。
於是乎,七十年代的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帶著另外八個人,組成一個“大耳朵眼探險小隊”驅車來到了羅布泊。
說也奇怪,羅布泊的大耳朵眼被發現之後,當局並沒有報道出來,而是守口如瓶,封鎖訊息。就這,孫某還能得到大耳朵眼無底深淵的訊息,我們不得不認為他有路子,有門道。還有,那時羅布泊處於半軍官,孫某竟然能帶著一幫子人深入腹地,這同樣也說明他是個有門道,有路子的人。
綜上,孫某很有可能是個領導子弟,有背景的人物。
斜陽夕照、晚霞滿天的傍晚,孫某的車隊來到了羅布泊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