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因為李縣長死得不明不白,他的家人為了讓其早日安息,便花了大價錢去杭州請了一位頗有名氣的道人來替其做法,眼下正是那位道人入府來了。

林成混跡在人群中,遠遠地觀望著,一群身著青灰道袍的道人由遠及近,朝著靈堂這邊浩浩蕩蕩地走了過來,排場與氣勢皆是不弱。這些道士中,為首的是一位身著皂白道袍,挽髻岔釵的中年道士,一路過來一言不發,路上有人與他攀談,他也只是掛著淡淡微笑,點頭示意,乍一看,倒是真有幾分仙風道骨之意。

這位道人顯然頗有名聲,在場的有頭有臉之人皆是笑容滿面地主動與其打招呼,生怕怠慢了他。

“秦道長,竟是您來了。”

“道長哇,上次在您道場中求得的平安符還真是靈驗,自從我帶上那符籙之後,果然事事如意了不少哇!”

“秦道長,不知您可否有空替我看看風水,價格不是問題吶……”

……

但不知是無意還是刻意,面對眾人的熱情,中年道人卻是沉聲說道:“諸君,今日是李縣長白唁之日,貧道還要盡心為其籌備法事,就不和大家多聊了。等此事一了,再與諸位攀談吧。”

見中年道人一副高深莫測,不苟言笑的模樣,眾人口中連忙稱是,對其本事不由得又是更加信服了幾分。

“徒兒們,隨為師進屋。”說罷,中年道人一揮道袍,領著一群道人闊步進了屋內。

“秦道長……就不知其是何派的弟子,做法還要帶這般多的弟子?”林成喃喃道,“不過嘛,這機會卻是來了。”

這位秦道長此行所帶的弟子可不在少數,足有數十人之多,想到這裡,林成心生一計。

……

晚飯時分,一個滿臉麻子的小道士捂著肚子,急急忙忙地往茅房趕去,沒多久,便見林成身著道袍,慢條斯理地從茅房中走出,大搖大擺地走進了靈堂。

此時靈堂內一干道士正盤坐於靈堂正門,以那姓秦的道人為首,個個雙目緊閉,口中齊齊地念叨著什麼。見狀,林成也是急忙選了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坐下,亦是跟著裝模作樣地念叨了起來。與此同時,他眼皮微啟,偷偷打量起這靈堂中的一切來。

大廳中央擺著貢桌,貢桌上面香火不斷,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瓜果貢品。貢桌前,一群人披麻戴孝,身著白呢,頭戴白綾,正哭得死去活來,想來這些人便是李縣長的家屬無疑了,據說李縣長老當益壯,長槍不倒,整整娶了十三房姨太太,個個貌美如花,也難怪這些哭喪的人中都是以年輕貌美的女子居多了。

不過讓林成略感意外的是,之前欲要逮捕陷害他的那個黃隊長也赫然在哭喪的人群之中,一身素衣,匍匐跪倒在李縣長的瓷像前,滿面戚容,嚎啕大哭,也不知真是傷心還是裝的,總之看起來是比死了親爹還要難受。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林成真正關注的是停放在貢桌垂簾之後的那副棺材。

正當林成對那副棺材“想入非非”之時,一個面有威嚴之色的中年婦女由邊上一位妙齡女子挽扶著,起身走向了姓秦的那位道人。

秦姓道人不敢怠慢,也是立馬起身相迎,從其對那婦人的恭敬態度來看,這婦人恐怕便是李縣長的正妻無疑了。

也不知那中年婦人對秦姓道人低聲說了些什麼,只見秦姓道人聽那婦人說完後便微微點了點頭,而後便兩手一擺地郎聲說道:

“大家暫且先停下罷,李夫人已為你們準備了飯菜,等用過晚飯再繼續吧。”

眾人聽後,誦經聲一止,齊齊地立起身來,卻不曾先行離開。

秦姓道人見此,也是頗為自得地點了點頭,再與中年婦人寒暄了幾句後,便在對方的相陪下,率先離開了。一干道人這才開始陸陸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