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空白格(第2/5頁)
章節報錯
麗的盛裝。白天,天空湛藍如寶石,雲朵潔白似;夜晚,繁星閃爍,璀璨奪目,彷彿伸手可摘。在這裡看星星,它們顯得格外明亮清晰,宛如鑲嵌在黑色天幕中的無數顆鑽石,讓人沉醉於宇宙的浩瀚神秘之中。
青藏高原還孕育著一群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的人民。其中,可愛的康巴漢子們身材魁梧,英俊威武,他們騎著駿馬馳騁在草原上,展現出豪邁奔放的氣質。而那些美麗動人的姑娘們,就像盛開在山野間的格桑花一般嬌豔欲滴。特別是像花一樣的卓瑪,她那靈動的雙眸、甜美的笑容以及婀娜多姿的身姿,都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此外,還有那些策馬奔騰的套馬的漢子,他們身手矯健,動作敏捷,駕馭著烈馬在草原上風馳電掣。他們的勇敢和豪放,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獨特的風景。
這裡不僅有瀟灑自由的自然風光,還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蘊。虔誠的佛教信徒們三步一叩首,五步一磕頭,向著心中神聖的寺廟前行。他們用自己堅定的信仰,表達對佛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祈願。而轉世的活佛,則被視為神靈在人間的化身,受到眾人的尊崇和愛戴。
青藏高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天堂。人們來到這個更接近天堂的地方參拜與祈禱,因為他們深信,離天空更近的地方,天神能夠更清晰地聽到他們內心深處的聲音。在這裡,心靈得到淨化,靈魂得以昇華,彷彿一切煩惱都能煙消雲散。
她將自家孩子寵溺得肆無忌憚、胡作非為,完全失去了應有的約束和管教;而我呢,在如此年幼之時便已飽嘗人間辛酸,歷經世態炎涼,受盡了社會無情的折磨與打擊。同樣都是小孩子啊,為何乖巧懂事之人反倒得不到絲毫甜蜜的獎賞?未經他人所承受之苦難,切莫輕易奉勸他人要心懷善良!那些年紀輕輕就被迫接受社會殘酷錘鍊的人們,你又怎能以所謂高尚的道德標準去苛求他們呢?他們整日在風雨中奔波勞碌,艱難地掙扎於生存邊緣,為了能夠活下去竭盡全力。倘若你未曾親身感受過他們所經歷的那種切膚之痛,那麼你根本就無權對他們為了生存而付出的種種努力妄加指責!千萬別讓善良正直之士心寒齒冷,也絕不能讓莘莘學子淪為某個社會體制的送葬者。遙想中國古代那一次次慘痛的朝代更替,無數斑斑血淚無不控訴著同一個問題:當公平正義被踐踏,當百姓疾苦無人問津,社會必將陷入動盪不安的深淵,最終引發一場又一場慘烈的變革。改朝換代,本應是歷史長河中的重大變革,但倘若未能帶來社會文明與進化的實質性轉變,那這般改朝換代不過是徒有其表、毫無意義可言。唯有當人們汲取並接納更為文明且先進的社會體制時,那些深陷苦難之中的人們所發出的幸福祈願,方有可能得到垂憐與回應。
因此,即便在進化之路上需要有所犧牲,也並非全然無謂之舉。於悽風冷雨中,人們得以洞悉人性的複雜多面。這無疑是個令人倍感無奈又難以破解的難題:雖說社會文明能夠不斷演進,但此種進化絕不可悖逆人性。然而,人性與生俱來的特質往往是醜陋乃至無恥的。
儘管如此,我們仍可推動社會與文明的持續進化,只是無法徹底扭轉人性。就如道德這般向人性發起挑戰的學問領域,註定要歷經諸多磨難困苦。於是乎,這便令思維墜入了一個充滿矛盾的迴圈體系當中——文明的進化對道德大加讚頌,可人性卻偏偏站在了道德的對立面。人們一方面渴求著自身及社會的進化,期盼著能有風輕雲淡的社會環境以及安居樂業的百姓生活;另一方面,面對人性與道德之間那難以調和的衝突,又常常感到無所適從。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人性的本質往往呈現出自私自利、男盜女娼、為非作歹、胡作非為、弱肉強食以及殺人放火等醜惡現象。如此一來,這難道不是一種巨大的矛盾嗎?面對這樣嚴重的矛盾,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去化解它呢?有人可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