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寫戲”、“政治掛了帥,新戲大批來”的口號下,人們都“發了瘋似的”大放“衛星”,創作的“躍進指標”一天翻幾番,誰也不甘落後,生怕被斥為“右傾”。

然而,在這樣的形勢下,田漢創作的《關漢卿》居然成功了。

田漢,原名田壽昌,1898年3月12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東鄉田家塅茅坪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受湖南湘戲和木偶戲、皮影戲的影響,對戲劇情有獨鍾。辛亥革命時他上中學,就仿照京劇的形式創作了《新教子》和《新桃花扇》。1916年去日本留學,受日本新劇和西方話劇的影響,立志做“中國未來的易卜生”,開始話劇創作。他積極參加少年中國學會和創造社的活動。1922年回國,與妻子易漱瑜自費創辦《南國半月刊》,組織南國社,開展戲劇運動。1930年參加“左聯”,成為左翼戲劇運動的領導人。他還組織了音樂小組,創辦“藝華電影公司”。創作電影作品有《三個摩登女性》、《風雲兒女》、《憶江南》等,創作的歌詞有《畢業歌》、《夜半歌聲》、《洪波曲》等。1935年被捕入獄。抗戰時期,參加郭沫若領導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任第六處處長,負責藝術宣傳,足跡遍佈武漢、長沙、桂林、昆明、重慶、上海,始終站在戲劇運動的最前線。建國後,田漢擔任文化部戲曲改進局局長和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他為電影《風雲兒女》創作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被廣為傳唱,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建國後被定為《國歌》。1968年12月10日,田漢被“四人幫”*,含冤去世。

田漢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所產生的一位偉大作家,他多才多藝,熱情奔放,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戲劇家和戲劇運動的領導者,而且在電影、音樂、詩歌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田漢50壽辰時郭沫若說:“他是我們中國人應該誇耀的一個存在。”(《先驅者田漢》,《文匯報》1947年3月13日)夏衍說:“田漢是現代的關漢卿,我私下把他叫做中國的‘戲劇魂’。”(《懶尋舊夢錄》,三聯書店,1985)

《關漢卿》是田漢話劇創作的高峰,也是中國話劇史上的優秀之作。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1958《關漢卿》(2)

該劇寫於1958年,同年發表於《劇本》月刊5月號。最初發表時為九場,同月增寫為十二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單行本;6月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為十場,後又改為十一場,1961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作品的故事是從關漢卿路見官府處決一名女犯朱小蘭引起的。貧女朱小蘭,因受奸人張驢兒陷害,被官府屈打成招而殺頭。關漢卿義憤填膺。他恨那些草菅人命的狗官,也恨自己手中無刀,不能為民除害。他的朋友──唱戲的朱簾秀鼓勵他把這件事寫成戲,揭露那些貪贓枉法的狗官,替屈死的女子們伸冤。他擔心“戲寫出來沒人敢演”,朱簾秀斬釘截鐵地說:“你敢寫我就敢演!”梨園界的敗類葉和甫威脅他不要寫這樣的戲,免得刺痛官府惹麻煩,還是寫些“煙花粉黛”的戲保險。關漢卿不為所動,甘冒風險,趕寫《竇娥冤》。戲演出後鼓舞了正義的人們,也惹怒了權奸阿合馬。他威逼關漢卿修改劇本,“不改不演,要你們的腦袋!”關漢卿毫不畏懼,“寧可不演,斷然不改!”勇敢的朱簾秀仍照原本演出。二人被捕入獄。義士王著受《竇娥冤》的鼓舞,喊著“為萬民除害”扯旗造反,刺殺了阿合馬,關漢卿和朱簾秀也跟著罪加一等,但他們都不怕死。“將碧血、寫忠烈,作厲鬼、除逆賊,這血兒啊,化作黃河揚子浪千疊,長與英雄共魂魄!……”全劇在忠與奸、正義與邪惡的鬥爭中,成功地塑造了關漢卿“蒸不爛煮不熟錘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的性格,也塑造了朱簾秀九死不悔的剛烈性格,充分體現了正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