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的西歐中世紀背景下的戰場謀劃和軍事指揮水平是不高的,遠低於東方的水平。

仍然在使用比較落後的封臣制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封臣制度是以土地關係為紐帶,透過層層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協調和維護封建主內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統治下層人民,其基本特徵是封主和與附庸的臣屬關係的建立。由於土地是層層分封的,附庸只承認自己直接受封的人為封主,對自己封主的封主則沒有臣屬關係。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這種金字塔架構極大的限制了各種理論的發展和傳承,因此軍學比較落後,也沒有教育體系,國家間的戰爭也以農業動員兵為主,而不是職業化的常備兵。

法術傳承方面是學徒制,貴族傳承也只有嫡子可以受到一定教育,甚至經濟水平較差的貴族家庭只有嫡長子才有受教育的權利,其他嫡子能去做個騎士扈從就是很好的出路了,而且幾乎沒有系統的文字理論,都是以筆記為主的經驗論述,絕大多數都是家族模式的口口相傳。

也正因為如此,像納爾遜這種沒有受過相關教育的,只是憑藉天賦自行成長的天才將領就極其少見,他被人誤認為是公爵的私生子也就不奇怪了。

在貴族社會價值體系中,私生子是沒有繼承權的,哪怕是被父親和其他人都承認的私生子都無法擁有繼承權,哪怕是這名貴族絕後,遺產能傳給侄子、侄女都不能傳給私生子。

在這種情況,雲梟寒一套相對完備戰場預案就顯得極為顯眼了,而且這套預案因為不需要考慮後勤、組織和動員的問題,戰鬥時間也不長,極大的遮掩了雲梟寒身為玩家的短板。

事實上紙上談兵不少玩家還是能談一談的,但到實際操作就抓瞎了,而且沒有像雲梟寒這麼高的階段劇情完成度,玩家根本沒有影響npc的機會。

奧法議會和商業聯盟都是大優的局面的,大部分的溝通工作都已經由npc完成了,而且玩家的力量和陣營軍力相比要弱的多,根本挑不了大梁,玩家即使有90%以上的完成度,也主導不了劇情程序。

也只有雲梟寒這樣,階段完成度超高,莉雅對其好感度高,且因為各種條件限制,導致玩家部隊必須承擔很大的責任才讓他能夠參與到戰略制定中來。

等雲梟寒說完,羅西率先表態:“我覺得可行,就這麼幹吧。”

“恩,我等下就去準備下需要轉移的關鍵物資,總是要做最壞的打算的,中央帝國最強陸軍的軍人的素質果然名不虛傳,難怪能一個人就輔助莉雅殿下做到如此地步。”米洛也說道。

“雖然談不上什麼奇謀,但考慮的相當周全,可行性也很高,而起雲梟寒爵士就是該部隊的指揮者,實施起來也方便,我也建議採納,不過合兵後的指揮權必須加以明確。”納爾遜最後表態,並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恩,很好,既然大家都這麼說,那就決定採納雲梟寒爵士的提議。”莉雅頓了頓,繼續說道,“如果真的到了最壞的情況,雲梟寒爵士將暫時接過聯合部隊的指揮權並負責與他國交涉,等納爾遜閣下到達後再由其統一指揮。”

“莉雅殿下,那你呢?”羅西問道。

“我當然是留在城中和你們在一起,但我沒什麼指揮經驗,而且也不宜過早出面,暴露了暗棋,而且如果我出面交涉很容易被對手所挾制。”莉雅回答。

戰略制定結束之後,雲梟寒被暫時請離了會場,莉雅和三傑則在一起商量薩丁公爵領的其他的一些事宜。

《抉擇》中高智慧npc與玩家互動有時會由演員扮演,來完成一些複雜的表情和動作,但好感變化和對遊戲的推動都是由高智慧ai來自行判定的。

ai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