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這樣他既不會干擾到內應的計劃,還會吸引敵人的注意力,為內應的行動創造更好的環境。

之前他和“我愛吃竹筍”溝透過了,“我愛吃竹筍”告訴雲梟寒有兩個小家族同意做帝國的內應,而不是正常的一個,這也是為什麼他的戰役進度的完成度是72%的原因所在,估計如果是70%以下就只有一個家族了。

這兩個小家族會一起行動,一個小家族去開門,另一個家族則去控制城樓到城門處的樓梯,一方面是為開門行動提供掩護,另一方面也是加強對城門的控制。

當然,萬一事有不諧,離城門近點也有更多的機會的逃走。

這兩個小家族和“我愛吃竹筍”約定了暗號,在準備行動之前會在城樓上給他打個暗號,“我愛吃竹筍”收到暗號後就會立刻通知雲梟寒,然後雲梟寒就可以行動了。

由於承擔著巨大的風險,所以具體什麼時候發動是由這兩個小家族自行掌握的,而這個發動的時機則要帝國方的表現,如果帝國玩家們表現的太差,他們甚至有可能始終都不會發動。

不過既然有云梟寒在,這批帝國玩家又經過精挑細選,不太可能出現表現太差導致內應不發動的情況,雲梟寒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和細心觀察,為接下來的上城門樓做準備。

於是他指揮著“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繼續穩步前進,並在前進的過程中慢慢改變五頭“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的隊形,最終由122的隊形,變為212的隊形。

做出這樣的改變是為了接下來的“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衝鋒做準備,NPC重步兵佇列的寬度也就比兩頭“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並行寬度長一些,用三頭“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一起發動衝鋒的話,那就會浪費其中一頭“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的衝鋒,甚至有可能互相誤傷。

而“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的衝鋒技能10分鐘才能放一次,在北國NPC和玩家的攻擊下,“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能不能頂住10分鐘都不好說,要知道五頭“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現在都已經掉了一些血了,血量低於25%以下後又會失控,到時想放衝鋒技能都放不出來了,所以這衝鋒技能正常情況下就只能放一次,可不能隨便浪費。

當打頭的兩頭“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快要進入甕城北門城門樓上NPC弓手的射程的時候,NPC重步兵佇列已經外擴了不少了,NPC重步兵的最前排到甕城北門的距離已經從原來的50碼左右提高到了65碼左右,而這時打頭的兩頭“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離NPC重步兵的最前排也只有30碼左右的距離了,也就是說最前面的兩頭“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到甕城北門的距離大概是95碼。

“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的衝鋒技能的衝鋒距離是80碼,可以對沖鋒路徑上的所有生物造成衝撞和踩踏傷害,這個距離已經差不多夠“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衝到城門那了。

這時雲梟寒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再往前走十碼就發起衝鋒。

這樣做的好處是衝鋒距離基本一點都沒浪費,可以充分發揮“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衝鋒的殺傷力。而且只前進10碼還沒完全進入敵方NPC弓兵射程,頂多一小撮NPC弓兵可以射到“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會少受一些傷害。

另一個選擇則是繼續前進20碼到30碼,然後再讓“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發動衝鋒,這樣的好處是有機會讓“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撞城門或撞城牆。

雖說【已馴化巨型科多獸召喚戰鼓】的介紹中並沒有提到“已馴化的巨型科多獸”是否有破壞建築能力,但試一試也沒什麼損失,萬一可以不就賺了。

但云梟寒想了想,還是決定往前走10碼就發動衝鋒。

這樣選的原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