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還是客隨主便,入了酒席相陪。

席間東方飛凰問道,當初他們兄妹倆為何會那麼落魄,竟至於衣食無靠,疾病無醫?

這就勾起了駱氏兄妹的傷心事,小塵珠小臉黯淡,悶悶不樂,駱塵寶便說出了其中的緣故,卻讓東方飛凰等人感到十分意外。

原來駱塵寶本不是龍泉支舵的支舵主,而是丐幫幫主駱黃都的大兒子,只因駱黃都寵愛繼室夫人所生的兒子駱塵圭,駱塵寶遭到了冷落,以及繼母的打壓。

就在兩個月前,駱黃都離開徐州總舵,前往開封處理幫會事務,總舵遭到了敵對幫派的襲擊,幫中弟子死傷了幾十人,連幫主夫人和二公子駱塵圭也受了傷。

駱黃都得訊後急忙趕回總舵,幫主夫人卻指責大公子駱塵寶見死不救,馳援不力,坐看敵人攻擊總舵,陷她們母子於危難之中,居心險惡……

駱黃都偏聽偏信,立時勃然大怒,傳來大兒子駱塵寶,一番斥責之後,加以幫規處罰,痛打一百刑杖,並趕出總舵,發落到龍泉支舵以觀後效。

駱塵寶雖然身體健壯,內功也頗有根基,終究是受不住一百刑杖的重刑,受了不輕的內外傷,再加上長途車馬顛簸,一到了龍泉支舵就大病不起。

龍泉支舵的幫眾本來就是一盤散沙,大家各自為政,堂口的收入十分微薄,誰也顧不上誰,

再加上駱塵寶是被“貶黜流放”下來的,所謂“落架的鳳凰不如雞”,沒有人落井下石就已經不錯了,更是沒有人來照料他的病情,任其自生自滅。

多虧了前任支舵主留下來的一個女兒,也就是小塵珠,原名叫林麗珠,她雖然年紀小,卻生性善良,見駱塵寶奄奄一息,頓生憐憫,便服侍在側,盡心照料。

只不過林麗珠就是個小丫頭,小乞丐,失去了父親的庇護,在堂口裡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每天出去乞討回來的食物,大多給了駱塵寶餬口,她自己則經常是忍飢挨餓。

在小塵珠的照顧和保護之下,駱塵寶總算沒被餓死,緩過了氣來,經過自身的修煉,內傷也緩慢減輕,只是缺醫少藥,營養不良,想要痊癒難上加難。

他見小麗珠也很可憐,孤苦無依,不由生了同病相憐之心,便認了小麗珠為妹妹,給她改姓名為駱塵珠,說以後要保護她,在丐幫裡相依為命,互相鼓勵,東山再起。

半個多月前,小塵珠出去乞討,遇到有位自稱“白馬紅巾”的大姐姐,竟然給了她五百兩銀子的銀票,還有幾兩碎銀,熱騰騰的肉包饅頭。

駱塵寶聽了小塵珠的描述,萬分感動,同時也燃起了強烈的鬥志,就用那五百兩銀子購買了一些治傷效果好見效快的珍貴藥材,不到五六天就把傷病治好了。

之後大力整治堂口的風氣和規矩,重新把弟子們計程車氣又凝聚到了一起,並且打敗收服了縣城各個市井團伙,無賴混混,整個支舵的勢力在縣城周圍一家獨大。

除了振興龍泉支舵的勢力之外,駱塵寶念念不忘的一件事就是,尋找到那位雪中送炭的“白馬紅巾”女俠,報答她的贈銀之德,再生之恩。

沒想到就在前兩天,卻聽到了過往客商談論說,白馬紅巾已經被松溪縣知縣捉拿歸案,不日就將處決示眾。

駱塵寶剛開始還不相信,後來也有丐幫弟子傳回訊息,證實確有這麼一件事,官府的告示都公佈了,次日午時就要在縣衙門口開刀問斬。

駱塵寶焦急之下,馬上點起了堂口內身手比較好的弟子,連夜就趕向松溪縣,準備武力攻進縣衙大牢,救出白馬紅巾。

小塵珠更是牽掛著那個白馬紅巾姐姐,就苦苦央求駱塵寶帶著她同去,駱塵寶心疼小妹,便答應了小塵珠,把她也給帶上了。

趕到的時候,縣衙門口已經建好了行刑臺,人犯也已經帶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