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傷亡慘重(第2/3頁)
章節報錯
曳,孫權面色凝重。
此時,孫權的一名謀士建議道:“主公,不如我們聯合其他諸侯,共同對抗曹操,或許還有勝算。”孫權覺得此計可行,於是派出使者,前往各方諸侯處尋求聯盟。然而,在遊說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有的諸侯擔心孫權勢力過大,日後會對自己構成威脅;有的則害怕曹操的報復,猶豫不決。
另一邊,曹操也在未雨綢繆。他知道孫權不會輕易放棄,於是加強了與周邊勢力的聯絡,鞏固自己的聯盟。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一些勢力對曹操心存疑慮,擔心一旦捲入戰爭,會引火燒身。曹操不得不派出能言善辯的使者,向他們闡述利害關係。使者在面對一位搖擺不定的諸侯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如今局勢,若不團結,皆為孫權所破,屆時吾等皆無安身之所。主公與您結盟,乃共御外敵,保一方平安。”最終成功說服了這位諸侯。
就在雙方都在為下一輪的較量做準備時,許昌城內卻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名曹軍將領突然被發現死在了自己的營帳內,死因不明。一時間,軍中人心惶惶,各種猜測紛紛傳出。有人說是被孫權的奸細暗殺,有人說是內部爭鬥所致。
曹操下令徹查此事,經過一番調查,發現這背後似乎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而這個陰謀,很可能與孫權的奸細有關。負責調查的官員在將領的營帳內發現了一些神秘的信件,似乎指向了軍中的另一位高階將領。
就在曹操焦頭爛額之際,孫權聯合其他諸侯的計劃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幾個諸侯表示願意出兵相助,共同對抗曹操。其中一位諸侯派出了自己的精銳部隊,與孫權的大軍會合。
戰爭的陰雲再次籠罩在許昌的上空,曹操和孫權的這場較量,也變得愈發撲朔迷離。許昌城的百姓們又陷入了深深的擔憂之中,不知道未來的命運將會如何。
曹操面對這棘手的局面,深知必須儘快找出真相,穩定軍心。他親自監督調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經過一番抽絲剝繭,終於發現原來是那名死去將領的副將被孫權收買,設計殺害了將領,企圖擾亂曹軍內部。曹操果斷地處決了那名副將,以正軍法。
但此事還是讓曹軍內部出現了一些裂痕,部分士兵對將領們的信任產生了動搖。為了重新凝聚軍心,曹操召集全體將士,站在高臺上大聲說道:“吾等將士,當同仇敵愾,莫為奸人所擾。如今敵軍雖強,然我曹某與諸君攜手,定能破敵!”眾將士齊聲高呼,士氣稍有恢復。但仍有一些士兵私下裡議論紛紛,擔心再次出現內奸。
而孫權這邊,與諸侯聯軍的磨合卻出現了問題。諸侯們各自心懷鬼胎,都想儲存自己的實力,在作戰計劃上難以達成一致。孫權為此大傷腦筋,他深知若不能統一指揮,聯軍在戰場上必將陷入混亂。於是,他費盡心思地與諸侯們協商,甚至做出了一些讓步。比如答應戰後給予某些諸侯更多的土地和財富。
此時,許昌城內,曹操收到密報,得知孫權聯軍內部的矛盾。他決定派出間諜,在聯軍中散播謠言,進一步加劇他們之間的猜忌。
間諜在聯軍營地中悄悄散佈諸如“孫權欲藉機削弱諸侯勢力”“某某諸侯與曹操暗中勾結”之類的謠言,使得聯軍內部人心惶惶。有的諸侯開始互相提防,不再信任彼此。
終於,聯軍決定提前發動進攻,試圖在內部矛盾徹底爆發之前取得戰果。
曹操得知聯軍來襲,沉著應對,在城外佈下重重防線。他對將領們叮囑道:“此戰關乎生死存亡,務必拼死抵抗。”
戰鬥打響,聯軍如潮水般湧來。曹軍頑強抵抗,雙方陷入了慘烈的廝殺。一名曹軍小卒在混戰中與隊伍失散,獨自面對數名敵軍,卻毫不畏懼,奮勇拼殺。他的身上多處受傷,但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