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愚鈍,只能懂個幾分。”王陽明回過神來馬上抱拳道。

這程朱劍法與格物劍法同屬於儒家思想演化而來,屬於同宗;只是程朱劍法注重招式,而格物劍法注重劍氣和劍意,格物劍法到了高層境界完全是無招無式,隨意而發,並且萬物皆可為劍。王陽明已經把程朱劍法練到了極致,有此基礎,學起格物劍法自然也是事半功倍;但剛才說只懂幾分,也是實情了,畢竟格物劍法更加註重的是劍意,這劍意沒有長年累月的練習和實戰是很難領悟的。

“呵呵,不忙學,以後多看看牆上的畫,裡面的筆法就是劍法,每根竹子都有不同的筆法。”婁諒道。

“弟子謹遵教誨。”王陽明道。

一日,天高氣爽,滿眼綠色,一片祥和;白雲峰雲霧繚繞,忽隱忽現;王陽明站在山頂環顧群山,滿山遍野的竹子,在清風的吹動下,時而成片時而成枝,形態各異,風壓竹低,竹隨風動;風來竹抑,風去竹展;整個竹山隨風此起彼伏,如海中波浪,凹凸延綿,心裡自然湧現格物劍法,忽有所悟。

突然,不遠處傳來孩子們熙熙攘攘的聲音。王陽明一看,只見一群小孩拿著一根竹竿在捅什麼,王陽明好奇的走過去,原來竹林的上面築了很大一個馬蜂窩。

王陽明剛要上去勸阻,小孩的竹竿已經把蜂窩捅破,成群的馬蜂傾巢而出,小孩們扔下竹竿四處逃竄;不少馬蜂已經蟄到了幾個孩子,孩子們滿地打滾。

王陽明見狀折斷一竹枝飛身狂舞,馬蜂紛紛被打落地下。此時,蜂窩裡的馬蜂源源不斷的湧出直撲王陽明,密密麻麻的四面八方飛攻圍上來。王陽明心中湧現先生畫中的竹葉筆法,持竹飛舞而出,出枝如劍,密不透風,成千上萬的馬蜂如同圍著一個大型的竹鞭大球,無論多少馬蜂從各個方向飛衝來,都無法進入王陽明舞出的竹鞭球,反而馬蜂紛紛觸鞭而墜。馬蜂越來越多,如洪水般從四面八方密集襲來。王陽明揮舞著竹鞭,湧現出群山竹林隨風舒展的畫面,隨即竹鞭猶如春蠶吐絲,編制出一張密密麻麻的網,實實的將馬蜂擋在外面,馬蜂如飛蛾撲火,觸網即墜。慢慢的,蜂窩裡湧出的馬蜂漸漸少去,不多時,蜂窩已空,王陽明停下竹鞭,不知不覺地上堆了厚厚的一層馬蜂。周圍的孩子見了此狀,忘了被馬蜂蟄的疼痛,一陣歡呼。

:()王陽明之馭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