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司馬(第2/2頁)
章節報錯
鋼刀緊握。
他意思是,要不要趁現在,一不做二不休,把李陽和陶然一起收拾了。
曹孟默默搖了搖頭,還沒到時候。
....
曹孟收編賀奎的五萬精銳並非一帆風順,這些士卒皆是賀奎親手操練,對主將忠心耿耿。
整編現場牴觸聲此起彼伏,有人破口大罵,有人直接拔刀相向,曹孟的麾下一時間還鎮不住場子。
曹孟眉頭緊皺,深知若不能儘快馴服這群驕兵,遲早要出大亂子。
曹孟臉色陰沉,目光在鬧事計程車卒身上掃過,心中已有決斷:“把帶頭鬧事的人給我拖出來斬了!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全場皆驚,那些原本還在叫囂計程車卒頓時安靜了下來。
片刻後,幾個鬧事計程車卒被五花大綁地押了出來,他們面如死灰,知道自己難逃一死。
曹孟看著眾人,厲聲說道:“賀奎已死,如今我才是你們的主將!再有違抗軍令者,這就是下場!”
說罷,手一揮,幾顆人頭落地,鮮血染紅了地面。
這一招殺雞儆猴果然奏效,原本牴觸計程車卒們都被鎮住了,再也不敢造次。曹孟趁機安排心腹將領接管各營,逐步安插自己的人,加強對這五萬精銳的控制。
五萬精銳就此被強行納入麾下,只是暗流湧動的不滿,還潛伏在軍中。
曹孟整編完賀奎舊部,未等軍中不滿的暗流徹底平息,便迫不及待地號令全軍開拔,直奔洛陽。
大軍未至洛陽,城中已謠言四起,賀奎身死的訊息不脛而走,瞬間抽走了守軍心底的底氣。
賀奎是司州的定海神針,他這一沒,士卒們望著城外逼近的滾滾煙塵,滿心惶然。
曹孟勒住韁繩,在洛陽城前駐足,望著城頭慌亂奔走的身影,嘴角泛起笑意。
他並未急著攻城,而是遣使者入城,帶去一封措辭“懇切”的信:
“吾等勤王軍,苦戰至今,為的是護國安邦,可如今奸佞當道,矇蔽聖聽,致使將士寒心。賀奎將軍蒙冤身死,便是例證。吾此番前來,只求清君側,正朝綱,還望陛下與諸位大臣明鑑,莫要逼我等刀兵相見。”
這封信一入朝堂,大臣們各執一詞,爭吵不休,有幾人還想組織抵抗,卻被大多數主和的聲音壓了下去。
他們深知,如今城中兵力空虛,拿什麼去和曹孟的虎狼之師抗衡?
皇帝姬存協癱坐在龍椅上,面色慘白,滿心悲慼,最終長嘆一聲,默許了開城之事。
曹孟不費一兵一卒,大軍堂皇入城。
他身著甲冑,昂首闊步踏入皇宮。
朝堂之上,群臣噤若寒蟬。
曹孟站定,朗聲道:“陛下聖明,知我等忠心。即日起,我曹孟定當殫精竭慮,整飭朝綱,還天下太平!”
“請陛下命我為大司馬,總攬軍政諸事,以匡扶社稷、攘除外患。”
曹孟聲如洪鐘,朝堂上餘音嫋嫋,群臣聽聞,心中各有算計,卻無人敢貿然出聲反對。
皇帝姬存協攥緊龍椅扶手,無可奈何,可眼前這局面,他毫無還手之力,只能咬著牙擠出幾個字:“准奏。”
曹孟嘴角微勾,心滿意足地跪地謝恩。
那姿態看似恭敬,實則透著一股掌控全域性的傲慢。
起身之後,他環顧朝堂,目光如鷹隼般掃過一眾大臣,似在無聲宣告,從今往後,這朝堂上下,都得聽他曹孟的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