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袁術公然稱帝這一驚人之舉的發生,原本正在激烈交戰的各方勢力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一般,默契地停下了手中的兵刃相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袁紹以及其他強大的勢力,企圖從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中謀取利益。

當袁紹聽聞袁術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稱帝時,他心中頓時燃起了熊熊怒火,甚至衝動地下令要誅殺漢獻帝,並打算依葫蘆畫瓢,效仿袁術也過一把皇帝癮。然而,就在他即將下達這道命令之時,其手下的謀臣們急忙出聲制止,才勉強穩住了袁紹那幾近失控的情緒。

其中,田豐率先進言道:“主公切不可如此莽撞行事!如今袁術已然稱帝,實乃大逆不道之舉。我們應當以漢獻帝之名,興師討賊,以此彰顯我等乃是維護漢室正統之正義之師。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師出有名,更可贏得天下人心。”袁紹聽後,稍作沉思,覺得田豐所言不無道理。

正當袁紹暗自點頭之際,郭圖卻突然站了出來,高聲說道:“主公,田豐此計雖好,但終究過於保守。依屬下之見,既然袁術敢稱帝,我們又何必拘泥於一個傀儡般的漢獻帝?不如直接殺了他,然後主公您親自登基稱帝。屆時,天下各路勢力必然會望風歸附,紛紛響應主公您的號召,又何須再去在意他人的看法呢?”袁紹聞言,不禁再次陷入了思索之中,覺得郭圖所說似乎也頗有幾分道理。

就在袁紹左右為難、難以定奪之時,許攸也按捺不住性子,挺身而出說道……

許攸深思熟慮後向袁紹進言道:“主公,依在下之見,我們可先假借漢獻帝之名對袁術發起征討,以此來觀察各方勢力的反應。倘若那些勢力並未順從漢獻帝的詔令去討伐袁術,那就足以證明漢室氣數將盡,到那時主公您便可果斷地除掉漢獻帝,繼而效仿他稱帝登基。”

許攸頓了頓,接著說道:“然而,若是主公您率先誅殺漢獻帝,恐怕會喪失民心吶!如此一來,不僅難以服眾,甚至還極有可能引得其他勢力群起而攻之。畢竟,名不正則言不順啊。”

聽到此處,袁紹不禁冷哼一聲道:“哼,他們也敢來攻打我?簡直不自量力!”話雖如此,但經過一番思索之後,袁紹還是覺得許攸所提之建議甚妙,於是便點頭應道:“嗯,許攸所言不無道理。那此事就交由你來操辦吧。”

得到袁紹的首肯,許攸趕忙領命而去。沒過多久,一篇以漢獻帝名義討伐袁術的檄文便迅速傳遍天下。

這篇檄文一經發出,各方勢力皆為之震動。而最先做出回應的,便是曹操。原來,曹操一直對許昌被滅一事耿耿於懷,如今正好藉著這個機會報仇雪恨。只見曹操親率典韋、許褚、樂進以及徐晃等一眾猛將,點齊四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著袁術進發。與此同時,大將於禁則奉命留守陳留,以防後方有失。

話說那袁紹雄踞一方,此次更是野心勃勃地派遣了顏良、文丑這兩員猛將,以及足智多謀的許攸、精明能幹的審配等共計三十位將領,統率著浩浩蕩蕩的十萬大軍,一路氣勢洶洶地朝著汝南進發。而袁譚則穩坐中軍帳內,親自指揮排程這支龐大的軍隊,志在必得。

另一邊,劉表見此情形,敏銳地抓住了這個難得的外力因素,果斷派出麾下的黃祖、蔡瑁、文聘、甘寧四位大將,率領五萬虎狼之師與劉備的軍隊合兵一處,共同對南郡發起猛烈攻擊。一時間,南郡城內外喊殺聲震天動地。

與此同時,遠在西涼的馬騰和韓遂也不甘示弱,他們親自統領著六萬精銳無比的西涼鐵騎,以討伐袁術為名,實則暗中謀劃,突然發難,如疾風驟雨般向著洛陽、兗州等地疾馳而去。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當地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訊息傳到曹操耳中,他心急如焚,深知老家安危至關重要,於是毫不猶豫地下令回兵救援。然而此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