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的時間,不要說市委書記陳寶齊、市長高天河,都沒有去過新浦看一眼,兩輛中巴車上,大多的市委委員,也都只有從報表及市財政報告裡知道霞浦縣經濟發展勢態極好,而沒有親自去過新浦。
車隊出市區,從環城東路拐上梅浦大道,看著氣派非凡的六車道寬敞瀝青大道,有些委員就忍不住回頭跟沈淮開玩笑:
“沈縣長,霞浦縣真是大手筆啊,我們縣要建這麼一條跟市裡相接的大道,不知道有多少敗家子的帽子飛過來……”
梅浦大道由京投集團負責融資投建,就目前來說,完全是全市最高標準的城市公路,遠非普通的縣級公路能比,單位里程投資是縣級嵛浦公路的四五倍。
京投集團的建設融資,跟梅鋼有直接關係,然而大多數人不會管這些。
作為國有獨資的市屬企業,在全市基建資金那麼緊張的情況下,京投集團拿出這麼多的資金,以此時全市最高的標準建設一條縣級公路,必要性及對其他區縣是否公平,必然會惹來一些爭議。
沈淮笑著說道:“王書記,我頭上已經給扣了無數頂敗家子的帽子了,你想要,我白送幾頂給你,不可惜的……”
“別的帽子怎麼送都沒有關係,就怕當中還夾著兩頂綠帽子,那王書記就會不高興了。”坐在旁邊的拿沈淮跟江屏縣委書記打趣。
江屏縣的縣委王書記聽著也不惱,嘻嘻哈哈的再去揭那人的傷疤,以為還擊。
大家地位相當,說話沒有什麼顧忌,即使有些話裡夾些冷槍暗箭,場面上也不會翻臉鬧什麼不愉快——就是叫夾在這一群大老爺們裡面的戚靖瑤,秀眉微蹙,後悔坐這輛車,還偏不能露出不悅的神色,不然只會叫人說她連玩笑話都聽不得。
梅浦公路屬於市區的路段,還好一些,進入霞浦縣境,又起了變化。
四月省委巡視組重點調查霞浦、梅溪的超量徵地問題,其中最嚴重的一項指控,就是霞浦縣對縣內新建的交通幹道兩側建築進行大規模的拆除,進行綠化植林的名義進行土地儲備。
動作最早、最大,也是執行最堅決的,就是霞浦公路沿線的林地儲備,一年多時間幾乎拆掉兩側五百米範圍內的所有建築。
從報告上看這些資料沒有什麼震撼力,但坐車進入霞浦縣境,沿線兩側皆是密植、幾乎望不見盡頭的新林,深秋時節,大量的銀杏葉呈金黃、三角楓葉呈金紅,夾於蔥鬱的新林之間,叫諸多習慣陳舊市區容貌的諸多人,都下意識的站起來往車窗外看,懷疑這還是在東華市裡或者說是中國的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區。
“梁振寶書記說要在嵛山縣發展旅遊業,看霞浦縣這氣勢,你們不會要搶在嵛山縣前頭吧?”有人回過頭來問沈淮。
胡林他們向農業部舉報霞浦以綠化造林名義囤積土地,倒是沒有冤枉這邊,沈淮的本意也確實是考慮到當前的政策不支援,才植樹造林的名義推動土地儲備工作。
為了清除一些不利的影響,新浦開發集團從年初也確實拿出大量的資金出來,沿梅浦公路等主要幹道進行新林種植,僅半年時間就使霞浦縣的綠化面積提高了近一倍,就有眼前大家看到的情形。
沈淮倒不會將其中的竅門說破,很多事是幹得說不得,只是笑著說道:“每個縣都有自己的旅遊資源可挖掘的,但說到自然景觀資源,能跟嵛山縣比的真是不多。霞浦會搞好自己的旅遊經濟,但不至於跟嵛山縣搶什麼……”
霞浦縣西境還處於待開發狀態,梅浦公路兩側皆是入秋後葉色燦爛的新林,進入城南開發區段,才有一些規劃整飭的廠區出現,規模也談不上特別的大。
這兩年,經濟發展較好的新津縣,受益沿江經濟帶開發、徐東鐵路、徐東高速過境的江屏縣,縣屬經濟開發區,發展規模跟霞浦縣城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