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更好更快的溝通。

要是有人希望將徐東鐵路電氣化改造及複線工程跟梅鋼借殼上市兩件事捆綁到一起,沈淮所面臨的選擇就很有限了。

今天這事,可能只是劉建國個人的主意;要是如此,沈淮可以不去理會他。

沈淮當初跟譚啟平鬥,也沒有絲毫的示弱,也不會在意在宋系內部多劉建國這麼一個檔次的對手;但要是戴成國、賀相懷或者其他什麼人也有這個意思,只是借劉建國的口說出來,怎麼拒絕?

當然,也完全可能是劉建國只是虎假虎威,巧妙的選了這個時機,跟沈淮提借殼上市的事,但沈淮卻不能就此事跑去找戴賀等人驗證。

第五百九十五章 紀氏叔侄(一)

接下來在京的三天,除了賀、戴以及鐵道部的有關官員外,沈淮離京之前,還特地到崔宅跑了一趟,見了崔永平。

崔老爺子常年住在徐城的海軍幹休所,對兒子、兒媳不理不睬,不過崔永平作為兒子不能對在徐城的老爺子不聞不問。崔永平夫婦抽不出空來,知道沈淮要回徐城,他愛人就打電話過來,讓他幫忙捎些衣物跟一些乾貨回徐城。

因為舊怨,崔宋兩家的關係素來疏淡,見面都不會怎麼打招呼;沈淮幾次到崔家拜訪,崔永平看到他也是面無表情。

到崔家,沈淮從崔永平的愛人那裡接過要捎帶的大包東西,就放到車後備廂裡。書房那邊亮著燈,有人在裡面談話,沈淮也無意這時候找機會跟崔永平接觸,就跟崔永平的愛人告辭,打算離開。

倒是沈淮告辭將要離開之時,崔永平從書房裡走出來,問及海防公路的事情。

“老爺子前些天打電話過來,說地方上想著重建淮海灣海防公路,”崔永平站到走廊前,部磁片這,“老爺子說要把材料寄過來,也不知道是不是郵政出了什麼問題,材料這兩天都沒有寄過來,你現在手裡有相關資料……”

重建淮海灣海防公路的話頭,雖然是沈淮跟崔向東老爺子提及的,但兩百六十餘公里的海防公路,只有不到四十公里在霞浦境內,算上新津縣境內的里程,也不足一百公里,故而正式要聯手共建海防公路,霞浦縣提議可以,地方上最終還是要省裡牽頭,即使軍方積極的響應,也是向省裡反饋資訊。

沈淮攤了攤手,說道:“這次回來也沒有想到要跟崔叔你彙報這事,手邊沒有帶相關資料。要是崔叔你想了解相關資料,我大概記得一些,等我回去之後,再給崔叔你補寄一份詳細的……”

“好的,那你進來給我們說說。”崔永平順手開啟書房的門,請沈淮請他的書房說話。

剛才跟崔永平一直在書房裡聊天的中年人探過頭來,笑著說道:“你就是沈淮啊,常聽成熙跟小五提起你,都還沒有機會見過面……”

沈淮看對方中等身材,闊臉膛,戴著少將肩章,臉形跟紀成熙有幾分相肖。

紀系雖然在政界的影響力極大,中央班子有三人出身紀系,但紀系的嫡系子侄,主要都在軍中發展,到紀成熙這一輩,才有重返政界的趨勢。沈淮也猜不想眼前銜至少將的中年人,到底是紀家的哪位。

“我是紀嚴新。”紀嚴新知道沈淮未必就能認出他來,欠著身子主動介紹自己,說道,“成熙這兩天正好也是在燕京,你有沒有聯絡他?”

“紀叔好,”沈淮招呼了一聲,才知道對方是紀家的老小、跟崔永平同在總後任職的紀嚴新,說道,“我還不知道成熙這兩天回燕京,還沒有聯絡。”

提到紀成熙,沈淮也是有愧於心,就算知道他回京,沈淮也會選擇躲著不見。

徐東鐵路電氣化改造跟複線工程,除了對地方經濟更長遠的刺激作用外,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極大推動淮煤大規模經新浦港輸出,宋系以及淮能集團的直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