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十五萬去彌補救災的空缺。教師在年後連續三個月只發一半的工資,這筆錢到現在都沒有補上。

教師這些個中小知識分子,他們不指望當官發財,也不怕袁宏軍能開除他們的公職,背地裡罵袁宏軍更歡。

袁宏軍這幾個月來,身上的壓力可不輕。

要是不想一直給梅溪鎮、給沈淮當陪襯,要是不想給下面的黨員幹部怨氣相向,併入梅溪鎮倒不失為一個辦法,這樣至少在財政上能分享梅溪鎮高速發展帶來的利益,這也是更大範圍黨員群眾的願意。

至於鎮黨委書記的權勢——要是整天給下面的黨員幹部質疑能力,要是區裡對鶴塘鎮的工作成績失望,要是基層群眾都怨氣載道,就算霸佔住鎮黨委書記的位子,也不會有多少威望——失去威望的基層領導者,實際上是沒有多少權勢的。

袁宏軍自然也會考慮兩鎮合併後他的去留問題,他沒有想過要跟沈淮爭,但又知道何清社跟沈淮搭班子配合默契,梅溪鎮有這樣的成績,何清社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沈淮及區裡都不大可能會壓制何清社。

留給他的選擇,其實很有限,一是到區裡,一是到合併的新鎮班子是當三把手,甚至連三把手都當不上,還要排在李鋒的後面。

袁宏軍知道他在唐閘區沒有背景是個致命傷,真要調到區裡,論資排輩,就算這時候巴到一個正科位子,以後也難有他再進步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袁宏軍就在想,他要是退一步,會怎麼樣?

沈淮有千般不好,但有一點值得肯定,在梅溪鎮只要有工作能力的人,基本上還是能得到重用。

郭全給沈淮踢出梅鋼,但並沒有給打壓多久,很快就得到沈淮的重用,現在擔任鎮黨委委員、資產辦主任兼鎮置業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哪怕是跟沈淮有宿怨、大家一直都以為會給沈淮整得很慘的黃新良,實際非但沒有給整很慘,最近還得到提拔,擔任副鎮長,同時分管黨政辦跟教育辦的工作。

到這時候,知道一些詳情的人,沒有誰還會把沈淮當成普通的鎮黨委書記。要不是沈淮實在年輕,就憑著他率領梅鋼幹出來的成績,就足以叫他很快的升上去。沈淮要快速升上去,就算他不是十分的用心提拔新信、舊人,何清社、李鋒等人,也能憑藉在梅溪鎮跟沈淮一起搭班子的出色政績,在唐閘區內得到更重要的位置。

擺在袁宏軍面前的選擇,其實就是現在霸住正科位子不放,還是退一步,以換取將來可能會有的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二百三十五章 投桃報李

楊玉權臨時召集區常委會議,沈淮提出的兩鎮合併發展、統一規劃梅鶴公路兩側工業區佈局,只是一個議題;另一個議題也與之相關,就是如何確保這次的招商成績能儘快的落到實處。

作為這次唐閘區帶隊赴京招商的主角,周裕自然列席會議。

周裕的背景,區常委班子裡的成員都清楚。對這麼一個在任何場合都能奪人眼球的大美人兒,大家也是心裡饞而不敢露在臉上。這以往一起開會,在座有個美人兒養養眼、說幾句半諢不素的玩笑話,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不視之為威脅;但這次周裕赴京招商回來,好些人就深感威脅了。

吳海峰在到市人大之前,曾想將周裕一步送到位,但受阻於高天河,周裕最終到唐閘區只擔任普通副區長。

機會一旦錯過,就很難再次把握。

在吳海峰退居二線的情況,一般說來在三五年間,周裕想要進步都是有很大阻力的。位子就那麼幾個,大家都爭著要上,你有背景,我向上面送的錢也不是小數目,憑啥你能上,我不能上?

這爭來爭去,最後誰上誰下,也只能論資排輩,把硬指標擺出來。

周裕畢竟還是太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