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不是他能拉來大量的資本。恰恰相反,大量的資本願意跟著他走,主要是因為他能夠讓資本在地方以最快的速度生根,能夠很好的調和外來資本跟地方派之間的利益;同時,他又擅長於產業佈局跟建設。別人做不成或者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做成的事情,在他手裡卻能變得輕易——這種能力是別人往往容易忽視的——他有這樣的能力,自然不甘心雌伏,譚啟平偏想著要去駕御,不鬧矛盾才叫見鬼。我以前在國務院,也沒有覺得這種能力有什麼了不起的,但到地方之後,給這麼多錯綜複雜的利害關係糾纏上來,才深深感覺到這種能力的可貴。我是真希望他在東華混不下去,這樣找他合作,反而容易一些,甚至讓他來主持晉河線的建設,也沒有什麼問題。不過,現在的情況越來越明顯,沈淮在這段時間的動作背後,應該藏著別的意圖。”
“……”柴麗抬頭看著丈夫。
“梅鋼、淮能現在看似是在大步的退讓,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又何嘗不是把胳膊收回來,捏成更緊的拳頭,”紀成熙說道,“他這次去英國,行蹤詭異,也應該是跟一些資本方私下見面。我當然不可能把他背後謀劃的重點拉到冀河來,但未必不能有些合作。”
*
招待所房間裡,沈淮也是沒有丁點的睡意,讓褚強找來冀南地區的地圖,坐在燈下研究。
他現在找不到更多關於晉煤東出南線通道的材料,只能從地理形式揣摩些端倪。
“紀成熙倒是很想拉淮能跟梅鋼參與冀河港的建設,”褚強是唯數不多知道沈淮通盤計劃的人,頗為惋惜的嘆道,“可惜晉煤東出,不符合淮海省的利益,不然真可以合作。”
華東地區不是沒有煤炭資源,淮海南西部地區的煤儲量,雖然比不上西北四省那麼富足,但總儲量也有上百億噸之巨。
只是在建國後,整個國家的工業重點都在華北及東北地區,使得地理接近華北、東北的晉煤得到較為充分的開發,也有較為完善的鐵路線跟港口能將煤往外輸出。
東南沿海經濟還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才真正崛起,但早初還是以輕工業以及新興工業為主,重工業在規模上,還不及華北及東北地區。
這種幾十年形成下來的產業格局有著強大的慣性,又加之淮海省自身的經濟發展滯後,對省內煤炭資源的開發就加倍的落後,煤區周圍的鐵路、公路、河港都沒有什麼建設,既採不出量,也運不出去。
晉煤東出南線通道,國家規劃了近十年,都還沒有正式開工建設;淮煤的大開發,現在自然完全看不到蹤影,而完全依賴地方省市的積累跟投入,增速也是就極其的緩慢。
但說到底,淮能跟梅鋼以後要是紮根於淮海,充分參與利用跟開發淮海省的資源,才更符合自身的利益。
沈淮笑道:“淮煤的開發,現在還沒有影,我倒不考慮這個——而且將來地區應該是合作大過競爭,不要老想著壓制別人。我現在只是擔心參與建設冀河港、晉河線的建設,會分散我們的力量。現在籌點資金不容易,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我不確認冀河就是這個刀刃。”
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嵛山
作為晉煤東出南線工程的龍頭冀河港八十年代中後期就開始建設,只是建成規模很小,現在只建成幾座兩千噸級以下的散貨碼頭,年吞吐量不過三四十萬噸而已,權屬於地方港務局。(中文會員更新)
晉河線鐵路眼前已經完成前期勘測設計,但施工建設所需要的數十億巨資還沒有著落,冀河港眼前主要還是為周邊幾個不成規模的縣域開發區配套服務,但亦有少量從晉南地區過來的過載運煤貨車在此卸貨裝船。
“樣子跟新浦港倒沒有什麼區別啊……”
沈淮次日受邀到冀河港參觀,看著冀河港遠不成氣候的模樣,褚強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