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辯論(第1/3頁)
章節報錯
“世間萬般生靈,皆受因果之律。
你那村子百姓,前世造下惡因,今世方遭惡果。
扶光子既然是修行中人,怎麼不明白其中道理。”
方丈的意思是,華里村的村民是因為前世造了孽,這一世才會受到如此劫難。
伏胤聞言眉頭緊蹙,方丈所言便是村民死得其所。
聽得和尚如此評價華麗村的村民,雖心有憤懣,卻強抑心頭怒火。
“若百姓為因,那我便是果。懇求方丈借我靈珠一用,將殭屍盡數誅滅,以救黎明於水深火熱之中。”
伏胤將黎民百姓推上臺來,以此試探方丈有否慈悲心。
方丈閉目深思,而後言道。
“昨日他殺於你,今日你殺於他,明日又有他人報復,如此冤冤相報何時了。
道友不如放下心中執念,皈依佛門,修得清淨心。”
伏胤怒不可遏,方丈竟然勸他放下心中仇恨,實屬笑話。
奈何眼下處於他人主場,不得發作。
卻也壓制不住語氣嚴厲幾分。
“難不成任憑殭屍邪教肆意殘害生靈?你難不成無有半點慈悲心腸?當真置黎民百姓於不顧?”
方丈若是這般說辭,那此事便不止關乎於華麗村的復仇。
而是可能讓黎明百姓也處於華麗村的危難當中。
今天殭屍屠戮了華麗村,明日就會去別的地方行兇。
可方丈竟毫不在意,甚至勸伏胤也將此事置之不理。
“貧道只借用一年,一年之後,無論報仇之事成敗與否,貧道定當歸還靈珠,並以重禮答謝方丈”
伏胤予以利誘,方丈閉口不答。
見求靈珠無果,怒而甩袖離去。
離開屋內,伏胤唸誦靜心口訣,強壓心中怒火,打算從別處獲取靈珠訊息。
這方丈無有純陽之相,雖不知原由,想必,要麼是進入佛門之後破戒,要麼是躲避凡事才躲在佛門。
若是如此,那此人品行低劣,是不配處於方丈之位,教導世人的。
而火靈珠乃是混沌聖人,女媧所造的後天靈寶。
如此聖潔之物,絕對不能放置在品行如此低劣之人手中。
站在院內,遠遠旁觀,根據其他香客和知客僧的講述,得知火靈珠就放在正堂釋迦摩尼金身像的腹中。
得知這個訊息,伏胤開始犯難。
萬萬沒想到這幫和尚居然把靈珠鑄進法相里面。
難怪毫不掩飾。
因為尋常人根本沒辦法將靈珠取出。
這樣的話,如果要拿出來就必須要破開金身。
伏胤轉念一想,也不是不可。
他自華里村生活了十八年,便吸收十八年華里村後山的濃郁靈氣。
而華里村後山的靈氣來源都來自木靈兒。
木靈兒是木珠靈智所化。
在五行之中,木生火。
可以用精純的木屬靈氣催化火靈珠。
讓其在內部升溫,融化金身。
只要金身一破,便可拿走火靈珠。
一旁的知客僧見伏胤望著正堂皺眉,便來至面前。
“阿彌陀佛,少年身披道袍,來我靜元寺有何差遣?”
那僧人看上去有四五十歲的模樣,雙手合十對伏胤唸誦佛號。
伏胤抬手作揖,回了一句道號。
“無量天尊,貧道自遠處而來,想要觀摩一下寶院,奈何身份如此,不敢妄動,還請見諒。”
知客僧人聞言暗自一笑。
見伏胤衣著破爛,還以為伏胤在道門混不下去了,故藉此機會拉攏伏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