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丹青圖鑑》,鼓勵我好好讀書、好好畫畫。
我們遠東人講究孝道,崇尚百善孝為先、敬老尊賢,丹西領主亦不例外。他對爸爸媽媽也格外客氣和尊重,稱他們為自己的遠東老鄉,還親自給爸爸斟茶倒酒,要求他繼續為自治領的農業發展作出貢獻,也跟媽媽嗑家常,聊天說地。
不過,在有些方面,從小在兩盟半島長大的丹西領主,依然有自己鮮明而獨特的個人風格。
饒是爸爸在自治領定居的這幾年見了不少世面,對丹西領主的親訪也感動不已,稱自治領對我們家實在是太好了,自己一輩子也沒有這麼風光過,比在家鄉時中了狀元還榮耀。
這個時候,丹西領主接話道:“你怎麼不是狀元啦?你就是種田的狀元!‘
本來比較拘束的媽媽,此時也樂了,‘種田還有狀元呢!俺在老家還真沒聽說過哩!’
丹西領主亦是開懷大笑,‘遠東帝國的狀元,是些搖筆桿子的狀元,你們呢!是掄鋤把子的狀元。咱們自治領啊!討厭虛文假套,就講求一個實用。那些個筆桿子狀元們,搞些文縐縐的歌功頌德拍馬屁的玩意兒,我還不大樂意搭理他們,而你們這掄鋤把子的狀元,可實實在在地造福了咱自治領,功勞比他們大多啦!你,就是我丹西欽點的狀元!’
離開之後,丹西領主最後那句話居然應驗了。
丹西領主回去後不多久,還真的派人給我家送來一副匾額,上書‘農桑狀元’四個大字。這副匾額,一直懸掛在我家院門上。爸爸媽媽視之為心肝寶貝一樣,每天都細細地拭擦,不讓它染上一絲灰塵……
爸爸無私地傳授耕種知識和技能,也使得我家成為左鄰右舍中最受歡迎的農戶,我到小夥伴們家裡去玩,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都爭著往我手裡和口袋裡塞好吃的。
真的,實在是太好吃啦!我吃過純正羅曼風味的火腿、布魯斯島獨特手法醃製的鹼魚、斯甘特老大爺烤出來的麥餅、呼蘭廚師做的羔羊條、詹魯大嬸煎的土豆片……哈,真是數都數不過來!
咱們鄰里的關係也都特別要好,特別和睦。
別看在西大陸,斯甘特人和羅曼人殺得兩眼通紅;在東大陸,遠東人和呼蘭人有長期的歷史積怨;在中部大陸,閃特、塞爾、詹魯三個大國互相欠下累累血債;可一進了咱中央郡,不論來自哪裡的移民,再沒人記得那些個家仇國恨。
大家都以一個自由民身分而自豪,而驕傲!
真應了那句話,天下窮人是一家,咱們下層老百姓,哪有心思管那些個破爛玩意兒。仇怨憎恨,都是那些貪婪的王侯貴族們搞出來的。農活正忙的時候,誰願意離開家鄉,放下鋤頭讓田園荒蕪,扔下牧鞭讓羊群跑散,揹著刀劍去砍人?!
以前的莊園主、貴族老爺們,根本不把咱們當人,平時把我們當成畜生一樣使喚,打仗了又把我們推出去當炮灰,而在中央郡,卻真正是咱自己的家。不用繳稅,不用納糧,辛勤的汗水澆灌下去,收穫的都屬於咱自己的!
那些公子少爺、嬌嬌小姐,把咱這些鄉巴佬土包子都視作是傻瓜和蠢蛋。甚至包括賢智院的那些貴族派領袖,平時精明能練,為國家之干城,可一到這個問題上就習慣性地莫名其妙地犯迷糊。
其實啊!這個世界上,誰又比誰傻多少?!咱老百姓的心裡頭透亮著哩!
誰對咱好,咱就對誰好,誰把咱當人,咱就聽誰的話,替他賣命!
到了這中央郡,不僅所有移民都非常認同自由民管理制度,把這裡當作了真正的家,而且很多人都轉了性子,彷彿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比如說,我爸爸就是一個。
以前吧!他原本是一個膽小懦弱、謹慎入微的人,生怕惹事上身,碰到什麼都躲著繞著走,可來了中央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