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是負,還是平。
丹西和眾將環繞沙盤而立,或俯身察看細部,或皺眉沉思良計,或仔細評判戰果,更多的則是你一言我一語地為兩位統帥支招,替雙方出謀劃策。
軍事會議還請了兩位特邀嘉賓出席,密爾頓和摩瓦兩個小朋友,充當移動小棋的棋童。當兩位指揮官與身旁的參謀議定方略,下定決心,釋出命令之後,他倆就按照吩咐搬著沙盤上的小棋,移動至指定位置,或者當李維判定某方失敗被殲後,把小棋從沙盤上拿走,放進旁邊寫著“陣亡”兩個大字的紙盒子裡。
摩瓦是跟著安多里爾老頭從巨木堡來到前線的,儘管自治領非常希望透過各種方式培養這位未來的藩屬國君主對政治和軍事的興趣,但卻收效甚微。今天,他剛開始還覺得這種新穎的遊戲很有趣,興致勃勃地參加進來,可越到後來,他就越覺得沒有意思,只是機械地照指令搬移兵棋。兩邊不斷地周旋進退,反反覆覆地商議下一步如何行動,有時候還要悔棋,讓進了“陣亡”紙盒的部隊殭屍還魂,重獲新生,摩瓦根本就看不懂到底是怎麼回事。
另一個小棋童就不同了。
密爾頓一直都很興奮,一邊按命令移動兵棋,一邊聽周圍的叔叔伯伯們指點議論其得失,有時候還自己歪著小腦袋胡亂琢磨。
先後受到過紅髮魔鬼席爾瓦、酒鬼軍師安多里爾和瘦猴怪才貝葉指點,又親眼見識過青衣鎮大會戰、瀕海平原大會戰的小傢伙,已具備初步的軍事理論和戰爭實踐知識。 丹西雖然沒有直接指導後輩,但他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示範,並讓他們參加各種直觀生動的實踐活動。
在猛虎軍團指揮部的獨特氣氛薰陶下,小密爾頓對這種血腥殘忍、以剝奪生命為目的的遊戲產生出濃厚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你成功地激發起孩童對某一事物的興趣,不需要強逼硬迫、鞭策灌輸,他自己就會主動去學習、記憶、理解、聯想,甚至在小腦瓜裡做比較複雜的綜合分析。
雖然沒有成年人想得那麼周密和深入,但小密爾頓心裡卻知道,每一粒兵棋的每一步移動,都絕非簡單的進退、分合、戰避、救棄,都包含深刻的用意和厲害的後手,是兩位指揮官和身邊參謀們精心研究的成果,是他們心血的結晶。
有的時候,兩顆棋子一進一退;有的時候,毫不相讓地碰撞在一起;有的時候,吃掉敵軍一顆棋,把它送進“陣亡”盒;有的時候,遭到敵人圍殲,從大本營裡增加一顆棋子,補充兵力,填補虛隙。
也有的時候會發生一些有趣的爭執。
一般都是某個將領看到自己所在的部隊被吃掉後,對裁判李維的裁決提出異議,比如,孔狄為尖犀騎隊之死抗議,巴維爾替自由軍團的陣亡叫屈。這個時候,李維就會有理有據地一點一點分析雙方的戰鬥力、兵員數、沙場環境、作戰形勢等,解釋他們的部隊為何會完蛋。
丹西和其他將領也會各抒己見,補充或者駁斥李維的看法。基本上,李維的判斷總是無法動搖,成為鐵一般的不能推翻的最終裁決。
看到這些平素一本正經、威風八面的叔叔伯伯們,此刻為了一粒小棋子的去留爭得面紅耳赤,他們的神情,與自己跟摩瓦、瓦萊娜、丹虎、丹豹等夥伴為一顆糖果、一個小玩具而吵架的神情毫無二致,密爾頓深感好笑。
敏銳的小孩也注意到,雖然靛河兩岸都有小旗在進退移動,但兵棋最密集、眾人注意力最集中的地方還是那片“▽”型的衝擊洲—— 河彎洲。在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麋集了雙方的主力部隊,青黃二色的大大小小的兵棋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紮成一堆。絕大多數被送進 “陣亡盒”的小旗,都來自對這一區域的爭奪。
密爾頓隱約聽說過,對丹西那封邀戰書,柯庫裡能的回信只有四個字——“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