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而持久的。
除非死神奪去他們的生命,否則,只要一息尚存,他們就將戰鬥到底!
塞爾騎兵經過一番趨馳砍殺,也在呼呼地喘氣,衝鋒階段那股銳不可擋的蠻勁,開始鬆弛下來。
然而,當他們剛想鬆一口氣的時候,更多的敵軍蜂擁而至,更可怕的廝殺又接踵而來。曾直面各種慘烈場景、歷經無數生死決鬥考驗的塞爾騎兵,明朗的面容又恢復了陰沈的本色,他們無聲地舉起刀槍、催動馬步,迎敵而進。
這些冷酷無情的戰士心中清楚,對方的戰意並未瓦解,鬥志反而更加熾烈,惟有將敵人全數殺光、徹底摧垮,才能迎來勝利的光輝時刻。
他們面對的是一群完全失去理智的人,沒有憐憫、沒有潰敗,非勝即死,到最後一刻,誰仍然站立在戰場上,誰才是真正的勝者!
緊接而來的第二場戰鬥,兩方几乎都沒有什麼技術性可言,所有的人都在用鮮血、力量與生命作最後的勃發。 自由軍團本就只經過有限的訓練,一旦與敵人接觸,他們就把指揮官的教導拋到九霄雲外,成為一群純憑本能在戰鬥的瘋子。
在塞爾騎兵方面,因敵人已反衝鋒到了跟前,馬蹄又踩在由數萬具屍骨鋪成的坑坑窪窪、凹凸不平的大地上,既失去了重新編隊的時間,也因為距離過近而無法施展戰馬的衝擊力、地形不平而難以迅速結陣,故而發揮不出集團作戰的整體優勢,同樣只能依靠個人能力、今天 。35hf。 營造舒適的讀書環境和經驗進行戰鬥。
方陣的外框,殺聲震天。
有些勇士一個揪一個地捉對廝殺,但更多的是相互穿插包抄,三五成群地混戰。
戰線迅速交錯、紛織、破碎、重合,在此處一群自由軍團的步兵圍攻幾個塞爾騎兵,在那裡一隊塞爾騎兵合擊幾名自由軍團將士,一會兒合圍敵軍,一會兒被敵軍合圍。身前身後、左側右翼,到處都是明晃晃的兵刃;四面八方、頭上腳下,到處都是敵我兩方將士的屍骨血肉,直令人目眩頭暈……
方陣的內圈,喊聲卻漸漸地平息下來。
巴維爾砍倒兩個衛兵,把嚇得暈厥過去的喬伊賽一把拽下馬來。
獨眼龍杵劍於地,左腳將白馬王子踩在黃塵撲滾的沙場上,喘著氣,環視戰場形勢。
內圈的戰鬥基本結束,除了極少數悍勇之徒在頑抗外,蘇來爾騎隊已經被徹底殲滅。
周邊的戰鬥卻進行得極其慘烈,恐怖的戰爭場景,非筆墨所能描繪、非唇舌所能述說。 自由軍團的將士們紅著眼狂呼暴叫,塞爾騎兵依舊保持著緘口不言的老習慣,悶頭應戰。
戰場上積屍如山、血流成河,碧綠的原野染成赤紅。牽著肉皮血絲的頭顱,在草地上翻滾;一段又一段的殘肢,層層地散落、堆疊…
…
戰場形勢難言誰優誰劣,但這種混戰局面,卻為巴維爾所樂見。
“整隊結陣!”
巴維爾將腳下的喬伊賽扔給身後趕來的擔架隊,重新舉起手中的寶劍。
對於他來說,七萬步兵已將五萬騎兵拖住,內圈的心腹隱患也已經消除,付出慘重的代價,經歷艱苦的廝殺之後,戰局終於還是逐漸穩定下來,進入了自己的預想軌道。
只要內圈的近兩萬戰士重新集結完畢,就可以發動總體反攻。內圈的部隊將加入戰團,援助前線主力,增大正面的攻擊力。
與此同時,四萬後備部隊,尤其是兩萬騎兵,也將投入戰場,從側後包抄塞爾騎兵。
由於伊薩以少攻多,戰線鋪得很開,隊形疏散,而且他們全都加入了戰場,再沒有後備兵力可以呼叫。只要能堅持這種一命換一命的消耗戰術,大膽地兌子,兵力充足的自由軍團一方,優勢將越來越明顯。
目前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