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呂布追問的時候,一定要會撒嬌,會賣慘,會哭。讓呂布和董卓窩裡鬥,然後,我想應該不要我說那麼詳細了吧?”

賈詡道:“你是個壞人!”

陳琦笑道:“我也沒說自己是個好人啊。”

王允作為司徒,一直對自己不能掌控國家命脈而不爽。正生悶氣的時候,管家王順來報:”賈文和來了。

王允心裡道:“賈文和?我和他也不熟啊,他來找我嘎哈吔。算了,來都來了,就讓他進來吧。”

賈詡進了司徒府,左看看,右看看,卻不說話。王允道:“公何來?”

賈詡道:“為除董賊而來。”

王允假意驚訝狀,喝道:“你欲反太師耶?吾當出首(出面告發)。”

賈詡道:“司徒何相戲也。文和今有妙計,可使呂布與董賊反目,若事偕,可除賊也。”

王允立即正色道:“若真如此,公乃大漢之良臣也。”

賈詡並不介面,卻又轉移話題道:“司徒府上可有絕色?”

王允道:“有一婢女,姿容尚可。”

賈詡又道:“何不收為義女?獻於呂布,卻又使董賊知之?”

王允機敏之人,聽賈詡如此道,早已洞悉內中原委。笑道:”公獻美人計,又獻離間計,賈文和,不愧當世名士也。“

賈詡道:”此計非我所出,乃是他人相告。詡不過拾人牙慧耳。“

王允奇道:”竟還有人計謀高於文和?“

賈詡道:”蜀中陳元甫。“

王允驚訝道:”據傳言,那陳元甫名琦,桂陽人氏,祖上六世行商,怎會有如此見識?“

賈詡道:”文和亦曾問過,陳元甫答曰:閱讀萬卷別人的書體會其寓意,不如去走萬里路自己去經歷。

王允大驚,色變道:“此大才也!可為朝廷所用!”

賈詡道:“司徒可知南中牧否?”

王允道:“難道是他?”

賈詡道:“正是此人。”

王允嘆息道:“只怕是前門拒狼,後門迎虎啊。”

賈詡又道:“陳琦有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王允笑道:“此非陳琦所言,乃老子《道德經》中語。”

二人又談笑一會,賈詡藉故離去。

賈詡出了司徒府,又來城外見陳琦,告之曰:“你說的我已經和司徒說了,王司徒已經知道怎麼去做,他要我等現在敬候佳音。不出年許,必有結果。”

陳琦道:“文和,若是我佔據了西北並整個蜀中,是應該先整肅民心,還是立即向中原進攻?亦或者先取荊楚?”

賈詡道:“那要看主公是要先爭天下還是緩稱王了。”

陳琦問道:“有區別嗎?”

賈詡道:“當然有區別。主公如今握有南中州、益州、雍州、涼州四州,其實已是名副其實大將軍了,而中原動盪,是群雄必爭之地,想要發展,斷無可能。蜀中地處偏僻,雖然也頗富足,但以兩川之地養天下之民,定是入不敷出,不足取也。

荊楚那是魚米之鄉,水網遍佈,物產豐饒,若能取得,以兩川米糧輔以荊楚之水產,何愁三軍無所食?而且,那時,再以荊楚之民建設水師,北可覬覦許昌、汝南,東可管控徐揚、江東,再以蜀、秦、楚、吳越、之兵取齊魯、魏、司隸之境、那時漢室十四州,除幽、冀、並、青、兗,主公得其九,那時,萬民歸心,何愁天下不可得?

故,文和以為,當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陳琦咂吧咂吧嘴,心道:“你確定你不是朱升的前世?”但這話,陳琦是萬萬不會說出來的,畢竟說出來也沒人信不是。

狼居胥,匈奴王庭,須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