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東胡犯境(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仲達之父嫡出耳。”
嫡出,庶出,說真的,最討厭這些東西。難道庶出的就不是自己兒子了嗎?有本事你別弄那麼多妾啊,沒錢你搞那麼多後代,搞毛啊!陳琦很無語,後果灑灑水。
街市之上,陳琦與司馬懿並肩而行,司馬懿略落後一拳之距。陳琦道:“沒事,你靠過來些吧,我這樣很累的。”
司馬懿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雖然主公如此說,然而禮不可廢,仲達不敢逾矩。”
陳琦笑著拍了拍司馬懿的肩頭,沒有說話,只是笑著離開了。
當晚,司馬懿方才用過晚膳,從人來報:“司馬伯達來訪。”司馬懿哪裡敢怠慢,連忙親自迎了出來。司馬朗見了司馬懿,先以臣僚之禮相見,禮畢,司馬懿又以兄弟禮拜了司馬朗。這才相攜著進了屋中,司馬懿不敢居中而坐,於是又命人取來一個長案,置於中堂中右,而後揮退左右從人,二人這才閒話一會,司馬懿問司馬朗道:“兄長,主公今日與仲達街市閒遊,後來說到嫡庶之事,主公笑著拍了拍仲達肩頭而去。弟不解此中意圖,兄長可知其中原委?”
司馬朗道:“我們這個主公最反感嫡庶的。據說,主公自己也是庶子。因此對嫡子深恨之。不過,愚兄往其祖居打探,此人對有本事的嫡子極為敬重,對於那些沒有本事,又愛擺嫡子架子的壓根就不理會。你如今與他說起禮法,他自然不以為然了。”
司馬懿道:“然而禮不可廢,不敬重禮法可還了得?”
司馬朗道:“主公自然是知道禮法的,也是有法度的,但他的法度與先聖之法完全不同。不拘泥於舊法,又循規於舊法,而又優於舊法,這便是主公之法。仲達,你且學呢。”
此時的蒙古草原,一個強大的新部族,正在逐漸的崛起。他們就是後來的突厥。
突厥人也是匈奴之後裔,是匈奴的一個分支。他們和匈奴人一樣,不甘於漠北的荒涼,卻一直覬覦著中原的富庶。
但此時的突厥還在鮮卑的統治下,而匈奴,卻已經被陳琦部給打壓在博格多山附近,還被鐵勒五部侵襲,南侵中原,不可能的。而鮮卑,和烏丸一樣,是中原人口中的東狄,雖然與古東狄沒有任何關係,但在中原人看來,居住在中原以外的無非是東狄、西夷、南蠻、北戎。
所謂中原,其實就是以河南為中心的,包括河北省南部、山西省東南部、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湖北省的襄陽、 十堰、 隨州、安徽省北部、江蘇省的徐州地區,大中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主導整個中華文明發展的核心地域,不但是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在地,同時又是華夏民族早期形成和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祖居之地。
而山西大部分地區都被劃入到了幷州,而有幷州之前,這裡也被稱之為東狄。商周之前,所謂的中土,可沒有幽州和幷州,這是祖龍統一中原之後,向北發展的結果。
以前看封神榜的時候,記得中原以北只有一個冀州,冀州已經是商湯最北的領土了。而當時並沒有幷州這個州,這個州當時還屬於冀州範圍內。
後來,周王封地給了嬴姓趙氏,建立了趙國,由於此地已屬草原地貌,一直以來,由於和東胡接壤,國家一直被侵略,直到出了趙武靈王,他做到了。這位君主在位時期進行了影響深遠的“胡服騎射”,全國士兵改變傳統的寬大戰服改為緊小為特徵的胡服,改變傳統的步兵為主體的軍隊結構改為騎兵和弓弩兵為主體的軍隊構成。試想一下在現實的今天如果全國軍隊改變為一個被視為邊族的服飾和軍種,這阻力該有多大。但趙武靈王辦到了,創造了漢人學胡人的先河
“胡服騎射”政策,放棄中原人的寬衣博帶和戰車戰術,換以短衣緊袖、皮帶束身、腳穿皮靴的胡服和單人騎兵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