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公孫掃北(第3/3頁)
章節報錯
暴而不節,亦不可大用。”
陳琦疑道:“似子幹所言,河北竟無可效仿冠軍侯者?”
盧植道:“若以田豐、沮授、審配為將,自是可行。然此三人皆本初之策士,只怕袁本初不肯給他三人放行吧。”
陳琦又要說話,朱儁道:“大將軍,臣舉一人,或可一用。”
陳琦大喜,問道:“不知愛卿所薦者何人也?”
朱儁道:“公孫瓚有一弟,名範,字季珪,為人勇烈,豁達,其才高瓚甚多。若以此人北討,或許可行。”
陳琦又看向盧植、皇甫嵩,二人皆道:“公偉所薦之人,自來無錯,大將軍自然可放心用之也。”
話說那一日,公孫瓚在右北平,忽然人報朝廷有使者至。公孫瓚問使者道:“朝廷有何要事?”
使者道:“等一人到,方可宣旨。且稍候勿憂。”
不一會,審配到來,公孫瓚大驚,道:“袁本初使你來我處何干?”
審配道:“某受天子令到此,非受袁冀州之命。”
審配這話,讓公孫瓚愈加不解,正疑惑之時,人報公孫範到來。使者道:“既然公孫範、審配俱至,當設立香案,請天子旨宣讀。”
此後,公孫瓚方才知曉,“原來烏桓丘力居會合漁陽張純,合兵三十萬,寇掠幽州諸地,劉虞勾結烏桓眾,假裝作圍剿,其實盡遣賊軍入右北平。故此,朝廷欲使人出塞外以除賊,特旨封公孫範為討北都尉,領護幽州靖邊使,調審配入其麾下為謀,旨到之日,任何人不得干預。違令旨者斬!”
二人方出徐無山,又見一枝漢軍騎在谷口等待,原來是陳琦入桂陽郡,親自去求陳望,這才請了兄長陳琨,字元伯;陳琅,字元仲;陳珅,字元叔;陳珩,字元季;陳瑁,字元顯;陳璌,字元惠;陳琮,字元孝;陳玕,字元悌到長安效力。
而陳玕善事騎兵,陳琦這次又用荀攸為輔,以陳玕為主將,付其麾下親兵突騎四萬眾,至徐無會合公孫範、審配,出草原不毛,以犁庭掃穴之姿,掃蕩烏桓山,以迫使丘力居班師。
公孫範問道:“此番北征,何人為主軍,何人為客軍?當事先言明,不然究以功勳,互為扯皮,反為不美。”
陳玕道:“季珪在右北平,常年與烏桓賊寇作戰,當以為主軍;我軍雖然兵多,但路途多有不識,須要倚靠季珪者多矣,豈可為主焉?自然是客軍而已。”
張純,東漢末年人物,曾為中山相。靈帝光和中,逃入遼西烏丸丘力居部中,自號彌天將軍、安定王、彌天安定王,為三郡烏丸元帥,寇略青、徐、幽、冀四州,殺掠吏民,所至皆殘破不已。
大將軍陳琦因此大怒,遣公孫範、審配、陳玕、荀攸入中山國漁陽郡,斜出烏桓山,以討烏桓賊,丘力居因此大驚,急忙撤軍往救烏桓山,張純亦不敢大意,領軍撤往遼西,不料,被陳玕與荀攸設伏,縱火焚燒,張純兵竟折了近半之數。
丘力居逃得慌忙,竟也不使斥候探路,被審配、荀攸設計,使烏桓人自相攻擊,結果大敗一陣。烏桓人本就稀少,哪裡經得起丘力居如此作為,只此一陣,烏桓軍中便多生有怨言。
次日,丘力居會合張純,原本三十萬軍,至此一役,竟折了十七八萬,丘力居大怖,遂遣使者前來議和。
陳玕道:“可,但必須付長安軍馬五萬匹,耕牛三萬頭,羊十萬只。付幽州軍馬十萬匹,耕牛五萬頭,羊十萬只。”
丘力居哭喪個臉,道:“我族中全部也不曾有十五萬戰馬,如何交付?”
陳玕道:“若不交,當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