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終於上當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沒有隨著一起跟進來。
嗖的一下!
一排密密麻麻箭羽射了過去,人群哀嚎,倒下。
一排排的人上來,一排排的人倒下,週而復始。
伴隨著城門緊緊閉合,被關門打狗的眾滿八旗士兵更加慌亂了。
本來大家都是家丁組成的,第一次上戰場哪裡見過這樣的場面。
聾的,老的,瘸的,全都在絕望中死去。
這時,在死亡的最後一刻,雙方才看清楚。
原來所謂的滿八旗,都是老弱病殘。
而滿八旗的人的死亡閉目的最後一刻也看清楚了。
這城內等待他們的不是什麼餓了四個月,缺兵少糧的起義軍,他們是一個個裝備精良,體態飽滿,僅弓箭隊人數就達到了驚人的三千人的一支精良部隊!
密集的箭羽是對他們這次失誤的懲罰。
……
敗報如同疾風一般,傳到了遠在紫荊城的乾隆耳朵裡。
面對損兵三萬,戰死兩個副都統的慘敗戰績,乾隆整個人的心情低沉到了谷底。
尤其是再聽說,起義軍是以一萬人數,挫敗掉他們整整五萬人的隊伍後,乾隆大怒:
“兆慧呢!
他到底怎麼作戰的!
真是越來越糊塗了!
阿桂也不行,兆慧也不行,我大清沒人了嘛!”
此刻,所有朝臣都把戰爭歸咎於一個問題。
滿八旗的腐敗和脆弱。
兆慧打仗自然是沒問題的。
不然也不能一舉徹底把噶爾丹湮滅。
而且根據訊息,這次徵集的家丁什麼的都是各貴州老爺們不要的,他府中不中用的老奴才,殘疾奴才一股腦送出來,完事還能拿軍餉,撫卹金,正因為這一點,才能徵集到五萬的滿人部隊,但這樣的部隊要他有什麼用呢。
一陣風吹過去,就得躺倒幾個老的,一個溝壑,就能攔住幾個殘疾的。
劉墉率先站出來發言:“皇上,如今的當務之急是遏制住起義軍啊,漢八旗裁撤了,滿八旗大敗,這一次起義軍是又要捲土重來的節奏。”
乾隆知道,這起義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但他不想讓漢八旗再出來,不想讓南方到漢八旗的手裡。
滿漢之分的成見,在乾隆心裡就是大山一般的存在。
“皇上啊,還是趕快下令快快暫停漢八旗的裁撤工作吧,讓他們趕快去鎮壓遏制住起義軍。”
臺下的諸多忠臣心急火燎。
他們為大清為皇帝著想是的對的,但錯就錯在他們是漢人!!!
乾隆目光微眯,看著臺下張銜,耿炳忠,劉墉等人心裡不是滋味。
他覺得,這是漢人在幫助漢人。
這些漢臣目的就是讓漢八旗駐守南方,從而增加漢人在整個大清的份量!
是啊!
如今軍機處除了和珅以外其餘人都是漢人!
整個南方若再是漢人兵卒駐守,那麼從此以後大清的軍政兩界,漢人就擁有無可撼動的地位了!
乾隆拼命往這方面猜忌。
雖然劉墉他們可能沒想,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不管有沒有,一律按有,一律按最壞的方向考慮,準沒錯!
乾隆看向大清的地圖,一幅完整的秋葉海棠圖,這偌大的疆土可是在他手裡締造的,如今卻在慢慢被蠶食。
南方地區是以秦嶺至淮河為分界線而定,如今南方的院線駐守八旗都在南京城跟起義軍對對消,沒了。
現如今培養的新滿八旗都是從滿人裡篩選出來的渣子廢物,如今又是大敗。
南方已無滿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