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永樂帝的造反盟友—寧王權(第2/2頁)
章節報錯
裝認輸打感情牌。主動向朱權示好,並表現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樣子。
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讓朱權立馬變得警惕。
就在朱權還在警惕的時候,朱棣向他爆了一個訊息。
聲稱朝廷已經派人前來捉拿寧王。
這一訊息像是一記重磅炸彈,徹底打破了寧王的平靜。
朱權雖然聰明但也一時難辨訊息的真假。因此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如果訊息屬實,那麼他待在封地就是坐以待斃。
但如果是朱棣的詭計,貿然離開封地又會陷入對方的圈套。
最後朱權還是離開了自己的封地。
這一舉動正中朱棣的下懷,朱權一旦離開自己的地盤就失去了最大的依仗。
到最後朱權也不得不妥協,從預設到徹底加入朱棣的陣營。
參與到靖難之役當中來。
在朱棣登上皇位以後,朱權就被朱棣全方位的監控著。徹底成了一個閒散王爺。
在此之後朱權也不再掙扎,被剝奪了軍事政治權利以後他開始轉向文學方面。
古琴、戲曲,文學創作。
朱權沉迷戲曲,創作了大量的戲曲作品,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其中包括《香囊記》,《紅梨記》,《荊釵記》等。
此外還留下《太和正音譜》。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於第五次北征的歸途病逝在榆木川。
之後朱權的野心再一次開始跳動,於是上奏希望把自己的封地挪一挪。
慘遭拒絕,
後再次上奏,希望擴充王府的田產。
此時的朱權年紀已經很大了,有此要求也不過是希望自己的能過好一點。
無可厚非。
但結果依舊不遂人願。
‘寧王權潛人進扇,且奏求鐵笛,上命工制鐵笛與之’——《明宣宗實錄》
為了消除宣宗的戒備,朱權便派人入京,要求宣宗命人給他打造一根鐵笛。
其實只不過是想告知他,自己年紀已大,對於這些名利早已看破,也無心繼續追逐,所以不必再提防我了。
宣宗朱瞻基自然也是看懂了,於是答應了他的要求。
在文學造詣上,寧王朱權依舊十分出色。
但大多作品也和唐宋時期的一些詩人一樣,多數表達了對世俗的不滿和對流放的無可奈何。
在到南昌以後,朱權的作品風格大變,開始學習像晉代郭璞和曹植那樣,遊仙詩。
處處透露著神仙道化的色彩。
......
李念摸了摸下巴,朱權這個人履歷十分精彩。
如果不是過早的成為一個塞王,或許在文學上能夠為華夏曆史留下更加濃厚的一筆。
站在門口的蔣瓛將李念說的一切都暗暗記在心裡。
“燕王殿下還有什麼想問的嗎?燕王妃?”
現在李念基本是有問必答,因為李念發現,
儘管這些東西不會對大明的發展有幫助,但間接的也能給李念帶來獎勵。